在祖国北疆种下“北京希望”的援疆干部、用高科技赋能教育的互联网工作者、初心如磐始终不改的文物守护人……昨天,为期3天的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2023年度调研汇讲暨骨干培训班收官。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各区、各系统19个代表队的95名宣讲员参与,现场颁发了优秀宣讲员、优秀短视频和优秀宣讲团3个奖项。

宣讲员用“百姓话”讲“百姓事”,一则则小故事,折射出大时代。“我们身边的故事,也希望有人能倾听。感谢汇讲活动把各行各业的宣讲员汇集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来自北京公交集团的宣讲员何少花是103路公交车驾驶员,在宣讲台上,她分享了通过长期勤学钻研,终于成为“会说方言的公交车司机”的故事,让外地乘客能在北京公交上感受到首都的温度。

香山双清别墅的一处小菜园,映射出劳动的价值;科学家走上电影节的红毯,延伸出科学和影视碰撞的无限可能;一群“00后”在郊区办起了青年村企,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青春活力……百姓宣讲员的素材来自于日常的工作生活,越是朴实鲜活,就越能赢得阵阵掌声。今年的汇讲队伍中,还首次出现了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宣讲员的身影,作为互联网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王慧讲述了“黄头盔”的故事:11个外卖骑手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建立,让“外卖小哥”也过上了组织生活。

经过3天的汇讲比拼,高朗等60人被评为优秀宣讲员,《守护》等19部作品获评优秀短视频,西城区宣讲团等19个单位被评为优秀宣讲团。市社科院表示,多年来,百姓宣讲调研汇讲暨骨干培训班始终坚持“一年一汇讲”的工作模式,参加年度汇讲的成员由各区、各系统经过层层选拔、培养的优秀百姓宣讲员代表组成,他们立足自身岗位和身边榜样,讲述时代大发展下的感人故事。后续,在选评优秀宣讲员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市委讲师团)将组建市级示范团,组织全市系列巡讲,并适时开展“云”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