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篱笆房路南侧一处简易的乒乓球棚完成升级焕新,让周边居民运动更舒心。
乒乓球室内部
走进位于海淀区篱笆房路南侧的乒乓球室,海蓝色的透明围挡干净整洁,深蓝色的乒乓球台、亮黄的胶质地面将新球室装点得十分清新。除此之外,室内还有不少“软装”,围挡上张贴着乒乓球运动员的海报,墙面上钉了挂钩,还摆放了一张擦拭一新的二手沙发,而这些“软装”都是球友们自发贡献的。
北下关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十几年前,街道将这处拆违后腾出的空地用于安放健身器材,并摆放了一张乒乓球桌。有了这张乒乓球桌后,附近社区的不少居民常来这里打球,还建立了球友群。近两年来,球员越来越多,球队发展壮大到上百人,最小的10岁,最大的有80多岁,这里成了大家切磋技艺、沟通交流的一方小天地。“之前球友们经常在晚间活动,由于这里没有照明灯,他们还从家里拿来小型发电机自行发电照明。”工作人员说,但是也有居民反映备受噪音困扰,于是球友们又找来几块苫布进行遮挡,外表看上去就像一个大棚,也不美观。
看到居民如此喜爱这项运动,今年6月,北下关街道决定对这处简陋的乒乓球棚进行改造。近日,杂色的乒乓球棚完成“换装”,不但铺上了新地胶,苫布也改成海蓝色的透明围挡,应急照明也换上了固定灯。
“我们球友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地方也能得到街道的支持进行改造。”球友刘云龙说,改造完成后乒乓球室的“颜值”上了个台阶,如今大家不仅会来打球,还经常能看到过来下棋和聊天的。“原来的乒乓球棚就在街边,出入小区常常会觉得碍眼,现在改完看着舒心多了。”孙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