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获得功勋荣誉表彰的代表,基层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出席观看。

这场文艺晚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场景为主线,通过音乐、舞蹈、情境戏剧等舞台艺术形式,深情刻画了抗战中的动人片段和光辉时刻,共分为五个篇章。

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900余名师生参与了文艺演出的筹备演出工作,12名艺术类高校教师参与节目编导工作。他们以艺术的表达、真挚的情感,铭记历史、讴歌英雄、礼赞和平,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首都师生的责任与担当。

在实训课堂中锤炼专业本领

舞蹈、朗诵、情境戏剧……丰富的表演形式和高水准的排演,让此次文艺演出成为首都学子锤炼专业本领、精进业务能力的第二课堂。

北京舞蹈学院共有378名学生参与舞台表演,序幕、五个篇章、尾声的18个节目中都能看到该校学生的身影。北京舞蹈学院团委书记韩林岐介绍——

“围绕此次演出,学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团支部,坚持党组织统筹引领,将排演现场转化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课堂、厚植家国情怀的实践课堂、锤炼专业本领的实训课堂。”

李天颖是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2023级本科生,参演第二篇章的演出。为了更好地理解饰演的人物,她找到了《延安十三年》《延安》等纪录片观看学习。

“当我看到纪录片里一张张鲜活年轻、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的脸庞时,我真切理解了,英雄们奔赴延安,并非一时的热血冲动,而是国家危亡之际对信仰的坚定追寻和对民族未来的主动担当。这次实践对我而言,不仅是专业上的锤炼,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初一年级5名学生参与了第二篇章情境戏剧“送别”片段的演出。剧目讲述了抗战时期一批烈士遗孤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被当地老百姓和“军人爸爸”收养的故事。大枣树下,村民和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们在村口一起送别“军人爸爸”上前线.......

这些初一的学生学习的专业是京剧表演和舞蹈,演出舞台剧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领队教师王贺超在排练间隙,会见缝插针地指导学生们提升表演水平,通过肢体和眼神表达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

“学生们在排演的过程中,不仅磨练了意志品质,提升了艺术表达能力,更通过排练和观摩演出,上了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北京电影学院共有62名学生参与此次演出,除了情境戏剧,还参与了歌曲、朗诵等形式的表演,有讲述东北抗联故事的合唱《血染的白桦林》,情境戏剧《窑洞》、《永远的番号》,第五篇章朗诵《如你所愿》……学校表演系2023级研究生胡新琪表示,这次的经历让自己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也为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铭记历史而自豪。

“每一次排练和登台都让我心潮澎湃,当我穿上表演服,以肢体和语言还原那段历史时,仿佛触摸到了先辈们的热血和坚韧。台下的目光中有感动、有敬意,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们不仅在表演,更是在传递记忆、致敬英雄。”

青春在砥砺奋进中成长

在此次演出中,首都学子以最充沛的情感、最饱满的状态面对每一次排练和表演,体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响应党的号召,以艺术表演诠释爱国情感的可贵品质。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2023级本科生赵艺淘为节目“血染的白桦林”伴舞。她表示,参加这次演出,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增强的使命感与成长感。表演中,有一个片段是英雄赵一曼和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以雪解渴的场景,在老师的推荐下,赵艺淘和伙伴们找到了纪录片,了解了更多东北抗联的英勇事迹,终于生动演出了“以雪止渴”的真实感。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烈士用鲜血铸就的荣光是点燃亿万同胞信念的希望,我们应当以今日之奋斗致敬昨日之牺牲,用团结与自强守护来之不易的盛世山河。历史永不遗忘,吾辈必当自强。”

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京剧表演专业初一学生张景纯表示——

“通过这次演出,我了解到,战争时期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相比他们而言,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我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

排演期间,北京舞蹈学院成立了青春北舞先锋队,一些同学主动协老师们发放证件、组织排练等。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们还主动请缨,协助照看演出中的比自己年幼的小演员们。

一遍又一遍地走位、一次次熟记更改后的台词,一次次排练到深夜……这些青年学子,用自己的坚韧和坚持,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北京电影学院辅导员马绪怡说——

“这次带队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作为教师,我深切体会到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在重大主题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同上一堂爱国主义大思政课

参与如此高规格、意义重大的演出,对于这些青年学子而言,不仅锤炼了意志品质,更是一堂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思政大课。在演绎抗战英雄的过程中,学生们更真切地读懂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更加坚定了爱国主义信仰。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岚在排演前为师生上了一堂“排练场的思政大课”,并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口袋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知识手册》,手册里精心编排了抗日战争大事记、东方主战场、抗日英雄谱、抗战老兵说、伟大抗战精神五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感受伟大抗战精神。

为了保障此次排演高质量完成,北京舞蹈学院组织200余名教师轮流值班,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全员参与,与参演学生同吃同行,为18个节目的排演保驾护航。

韩林岐介绍,北舞学子轻伤不下排练场,始终以饱满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参与排演,有时候学生们要训练到夜里两三点钟,古典舞系学生邹功奕博在训练时被道具划伤,打了封闭针之后仍要坚持第二天的汇报表演,“我要陪兄弟们‘血战到底’!”

排演期间,北舞共有51名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24名学生提交了入团申请书,105名入团积极分子写了入团转正申请。韩林岐感慨地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在这些青年人身上,我看到了首都青年学子身上‘强国有我’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弦歌不辍唱山河,薪火相传忆初心。本次演出不仅是一堂沉浸式思政课,更是一场青春与历史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这场文艺演出,广大首都学子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参与到排演中,用专业精湛的演出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先锋”之名,勾勒出青春最精彩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