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网信办 报送

一、案例简介

2024年8-11月,市委网信办举办北京市网络文明宣传季活动,持续深耕“京·彩”品牌,聚焦网络文明建设目标任务,打造11项重点活动,邀请160余位网络名人、校园网络达人参与共创,推出微短剧、Vlog、微纪录片、访谈录、互动H5、条漫等网络文化产品,举办网络文明海报征集大赛、短视频征集及宣讲会、开学一课、研学等系列活动,总曝光量40.5亿。通过技术驱动、企业协同、区域联动,全面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共建共享网上美好家园。

二、案例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网络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强化网上思想引领,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网站平台、网络名人、广大网民等各方力量,弘扬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网络文明新风尚。

“网络文明我代言”海报征集部分获奖作品

三、主要做法

(一)广泛汇聚资源,共建网络文明新风尚

一是技术赋能,广聚文明创意。打造“趣话网络文明”剧情式互动条漫,运用AI技术辅助创作,寓教于乐讲述网络反诈、防沉迷、抵制网络谣言故事。发起“网络文明我代言”海报征集大赛,带动广大网民共写共绘参与投稿9.8万张,引导网民共同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二是企业搭台,扩大文明声量。开展“网络文明E企护航”研学活动,邀请网络名人、高校学生、校园网络达人走进百度、美团、网易、知乎、小米、滴滴等8家互联网企业,了解企业网络反诈、网络公益、适老助残等网络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拍摄制作80余条短视频,“北京市网络文明宣传季”话题播放量11.3亿。三是区域共振,打造文明矩阵。指导西城举办网络文明主题游园会,推出“西狮”网络文明主题微动漫。朝阳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我是朝阳好网民”阅读量超7100万次。昌平举办“昌响 e 文明”网络文明主题活动分享会,发起“晒出你的e技之长”线上征集等。

(二)聚焦青年成长,拓展网络育人新阵地

引导高校学生参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有力建设者、坚定维护者、忠实践行者。一是思想引领,凝聚青年力量。举办“开学一课”网络思政主题宣传活动,邀请科研专家、企业代表、各行业杰出青年与800余位高校师生分享青春逐梦、不懈奋斗的故事,并制作视频产品及AI海报做好线上传播,曝光量1.3亿。推出“我与祖国共成长”互动H5,通过沉浸式视频体验及互动问答,生成分享主题海报,曝光量1.53亿。二是创新形式,讲好青春故事。推出50集全国首部高校微短剧《青春不散场》,突出校园题材、学生参演、高校实景拍摄,总曝光量1.1亿,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三是培育锻炼,展现青春风采。开展“强国有我 青春华章”短视频征集及宣讲活动。围绕“我和网络文明”等方向开展网络征集,并定向邀约网络名人创作投稿2000余条,曝光量2.7亿。举办三场线下宣讲会,交流短视频创作经验,引导更多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青春不散场》微短剧开机及发布仪式

(三)打造文化精品,生动展现首都新发展

充分挖掘北京文化丰富内涵、时代价值,致力打造一批小而美的视频作品,小视角切入大主题,小故事讲述大发展。一是深入浅出,解码新质发展。推出10期“新质生产力大咖说”访谈录,邀请高校学生、校园网络达人走进智联网汽车、智慧医疗、航空航天等创新发展代表性企业,对话访谈企业家,展示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总曝光量2.3亿。二是见微知著,发掘城市魅力。推出“潮游京城文化地标”“潮游京城时代地标”Vlog共30期,邀请网络名人和校园网络达人组成“潮游小队”,探索文博场馆、文创园、会馆演艺新空间、阅读新空间的新玩法、新体验,话题总阅读量14.6亿,六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前3位。三是以书读城,传承历史文脉。推出10集“阅游一轴三带”微纪录片,邀请长城修缮技术顾问、古建筑研究员、原联合国人居署专家等解读《长城史话》等书籍,登上北京热搜榜首位,相关内容传播量4.5亿,营造浓厚书香京城氛围。

“阅游一轴三带”Vlog 海报

四、工作成效

通过2024北京市网络文明宣传季品牌活动,带动160余位网络名人、校园网络达人参与共创,全面生动展现首都发展新成就,拓展网络育人新阵地,充分发挥各区品牌优势、网站平台的创意资源,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总曝光量40.5亿,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持续培育网络文明新风尚,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汇聚共识、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