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充分履行社会建设和民政职能,坚持党建引领、靶向治理、宣传引导、移风易俗、创建融合五位一体工作模式,以“绣花”功夫持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全力助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引领,高位统筹推动

严格按照创建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一把手亲自抓。目前委局召开创城工作会议7次,传达2023年创城会议精神和区领导讲话精神,学习2023年平谷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方案,通报第一季度创城工作情况。发动干部职工参与乱堆放、小广告治理及城乡环境治理等活动8次,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召开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专题会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知识培训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发力

针对村规民约宣传栏出现的褪色、卷曲、遮挡等问题,委局一把手专题研究,防止问题反复。每周2次实地到18个镇街指导工作,对320个村(居)委会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规范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建立台账,规范展示位置,统一更新破损、遮挡等规约展板76块。统筹18个镇街组织开展每月一村(居)宣讲活动,讲解员面对面详细讲解规约内容,引导村(居)民学习村规民约,自觉规范日常文明言行、促进邻里和谐、参与村庄治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风气,目前已开展讲解54场。

北寨村“村规民约”宣讲活动

强化宣传引导,凝聚创建共识

利用公众号、微信、报纸、电子显示屏、宣传展板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公职人员参与“乱堆放”和小广告治理活动,清理问题点位59处;发动志愿者参与空巢老人和困境、留守儿童巡视探访志愿服务活动,每月至少两次探访千余名空巢老人,每月至少一次探访困境留守儿童,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万余人次;在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防诈骗、智慧助老宣传活动12场;组织开展“情暖新春、共护未来”活动,举行见义勇为人员颁证仪式,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开展“雷锋月”主题志愿环保活动,发动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43次,激发干部职工参与创城的热情,带动和影响身边的群众自觉参与创建,共同践行文明行为。

区儿童福利院联合滨河街道北小区居委会开展美化家园结对共建活动

困境儿童探访

开展移风易俗,引树文明风尚

结合重点领域工作,多措并举将移风易俗“软任务”变成“硬措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一是指导各村(居)委会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号召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二是为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开展简约式颁证仪式100余场,增强新人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家庭意识,倡导结婚登记新人争做文明新婚俗的倡导者、践行者。三是做好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殡葬领域联合执法活动,加大文明祭扫宣传力度,推广鲜花祭奠、家庭追思等文明祭扫方式,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万余份,倡导生前尽孝、厚养薄葬,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四是开展普法进社区、先进模范学习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参加创建活动近20次,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心。

区殡仪馆组织人员学习道德模范事迹

注重创建融合,突出一体推进

坚持创城工作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工作一体化发展。围绕机构环境、护理能力、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全区32家养老机构,59家驿站开展星级评定,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整合;联合印发《平谷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养老助餐点建设;制定《平谷区未成年人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平谷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监督管理制度》;对全区22个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建设及服务运营进行指导和管理;出台《平谷区慈善工作站试点建设细则》,召开慈孝平谷联席会议,开展慈孝平谷LOGO征集活动,评选慈孝平谷LOGO;开展常态化街面巡查和集中救助工作,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救助;开展交通安全、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人”等活动,努力增强孤残儿童文明意识;强化理论学习,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在创建中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大兴庄镇花园式养老照料中心

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将继续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和“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要求,持续发挥社会建设和民政“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职能作用,稳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持续奏响文明城区创建进行曲,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