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城市副中心老城区道路慢行系统改造建设工程推进顺利,通过拆栏增绿,用绿化隔离带取代隔离护栏的方式,实现机非隔离,让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各行其道”,有效改善交通秩序和市民出行环境。

梨园中街位于老城地区,道路沿线分布着多个社区、学校和医院,人流量大。曾经这里没有独立的自行车道,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对该道路进行了慢行系统改造,新增了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和166个路侧停车位,有效解决了该片区的出行难题。近日记者来到梨园中街时,看到地面交通标识清晰醒目,行人、车辆有序行进。

学生白梓楠说:“分离式的我觉得更安全,平时在这儿跑跑步也觉得很安全。”

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市政科侯东林告诉记者:“咱们整个工程在7月底已经全线完工了,为老百姓出行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据了解,城市副中心慢行系统改造道路工程首次采用了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即在路面上铺上一层仅有2厘米左右的沥青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水敏感性好,粘结能力和抗裂缝能力强等优点,让路面使用寿命最长可达8年。

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先后完成梨园中街、潞苑一街、西潞苑二街、日新路等道路的慢行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后续将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潞苑五街、焦王庄街、怡乐中路等20余条城市道路的慢行系统建设工作,推动交通发展理念从“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