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州区人力社保局聚焦保障城乡劳动者就业,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经办效率,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积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专项行动,助推辖区便民服务中心在服务群众和企业中发挥应有职能作用。激发人事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开展正高级职称直通车评价工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开展执法检查,保障女职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深化“接诉即办”和矛盾化解机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推动人力社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运行机制

近日,区人力社保局召开就业工作调度会,在总结汇报“走基层、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基础上,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运行机制。一是要持续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专项行动。各党组成员要下到基层,服务基层,才能了解、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宣传,把政策送到区内重点企业的手中。二是要帮助九棵树街道等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尽早开放办公。通过工作人员培训、业务系统上线、新旧街道对接等措施多管齐下,使所有新成立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今年内陆续开始对外办公。三是要加强全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培训考核工作。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协管员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细化对便民服务中心的考核办法,使培训、考核、服务形成闭环,保证培训有效果,工作有提升,切实保障便民服务中心在群众和企业中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把好三关”确保系统平稳升级

为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经办效率,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按照市级统一安排,从9月1日起全市对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岗位补贴经办流程作出调整,系统上传信息月份、用款计划时间都有变化,为此,通州区劳服中心“把好三关”确保本次系统平稳升级,资金申请安全准确。

一是把好“数据”关。区劳服中心对全区7月新签人员花名册进行了三次核对,防止出现人员丢失无法申请补贴的情况。同时要求所有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检查系统内人员信息,确保人员合同日期、离职日期、最低工资标准、岗位信息等准确无误。所有离职人员要在离职后5日内进行系统操作,续签人员提前一个月进行续签,以免出现问题人员。

二是把好“流程”关。新系统升级后,对各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的发放工资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劳服中心提前预警、提前培训,并将课件等重点信息及时告知各工作人员,要求各组织于8月初就开始调整考勤收集、工资发放的流程,确保每月10号以前完成上月工资发放,尽快适应新的系统要求。

三是把好“操作”关。为了防止有些公益性就业组织出现录错月份等惯性思维,区劳服中心专门开设了“一对一”现场指导服务,各组织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时间段错锋前往中心进行现场系统上报,工作人员提前为其检查收支凭证、对账单、人员工资等关键信息,确认无误后再上传系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能来现场录系统,很多小问题都能提前改正,心里踏实多了!”

目前,全区16家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共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823人,另有新增7月、8月新签人员343人即将录入系统。截至目前,今年通州区共计申请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市级岗位补贴4430万元,区级补贴1895万元。

14人搭上高级职称“直通车”

2021年度正高级职称直通车评审推荐工作日前全面结束。此次通过票决制确定的13名推荐人选主要集中于化学制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机械设计等专业领域。

近期,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召开了正高级职称直通车职称评审推荐会。会上,推委会成员根据评价工作要求,对13名申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了审核与评议。这13人将被推荐到市人力社保局,由市评审委员会组织进行业绩陈述答辩并确定最终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人员。

正高级职称直通车评审工作,是在现有职称框架体系内,突破传统评审模式,为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研究及社会科学研究类人才建立专门的职称评审渠道,是北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对此,通州区倾力搭建宣传交流的便捷通道,依托区公共信息平台,广泛提高申报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同时,推荐工作各环节均采用短信形式实时提醒申报人员,督促申报人员关注申报动态,切实保障申报质量。

正高级职称直通车评价工作的开展,对通州区实用人才的引进与保留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通州区自2013年首次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已有14人经此渠道成功搭上高级职称“直通车”,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开展执法检查保障女职工权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切实保障女职工劳动保障权益,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各成员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

此次行动成立了专项执法领导小组、区级执法检查组和基层执法检查组,对辖区内用人单位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女职工较多的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高科技行业,对女职工产假、哺乳时间情况,孕期、哺乳期延长劳动时间和夜班情况,女职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情况等开展检查,并对近年来曾发生过女职工权益维护问题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并建立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同时,区人力社保局还指导组织用人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整改,切实提高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女职工权益的自觉性,增强女职工的维权意识,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召开12345接诉即办专题会议

为全面推进监督反馈整改任务落实,持续提升人社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提高接诉即办工作实效,近日,区人力社保局召开12345接诉即办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区纪委监委派驻组监督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会上,派驻组通报了《关于区人力社保局12345市民热线专项监督反馈意见》;局12345工作专班对标反馈意见,逐一细化了整改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整改责任部门;局属相关部门汇报了近期接诉即办工作情况,并围绕《反馈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建议。

会议要求,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深刻认识区纪委监委派驻组监督反馈整改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各部门负责人要自觉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以上率下,把整改落实作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将监督整改成果转化为提升人社服务质量水平、提高接诉即办工作实效的不竭动力。二要精准施策抓整改,全面推动整改措施落实。坚持举一反三,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准“症结”,精准施策。特别是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将全局重点工作、监督整改落实、12345接诉即办这三项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做好“三个清单”管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建好“三个台账”(事项清单台账、进展报告台账、整改日志台账),压茬推进各项整改措施求实见效。三要驰而不息强推进,持续巩固整改工作成果。对通过整改解决的问题,要适时“回头看”,确认整改效果;对仍需整改解决的问题,要紧盯不放,坚持复盘总结;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才能解决的问题,要注重调研,推动创新改革。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预判能力和研判能力,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提早预防诉求产生,提前化解矛盾纠纷,力争从源头实现降量。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日常监督,持续巩固深化整改成果,推动全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