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道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主动作为,抓实抓细抓好创建各项工作,全力把中心打造成为专业优质的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层政务大厅建设,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多措并举,助推政务服务效率再提速。
着力探索集成服务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一张表格、一次受理、一次办理”的“一窗”式工作模式。
与此同时,本着让办事人员“不跑路、少跑路”的原则,工作人员宣传和鼓励指导办事人员自主进行网上微信端、PC端办理相关业务,并对网上办理业务的人员提供邮件指导及电话指导,详细告知携带的办理材料,预约办理时间,让数据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
中心工作人员可以为居民全程提供引导、帮办、代办、邮寄等服务。
打造温馨办事环境
便民服务大厅设有咨询台、等候区、综合服务窗口、低位服务台等基础设施;从细微处着手,提供轮椅、雨伞、母婴室等便民设施;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全天候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事需求。
设置“服务老年人专区”
不断完善老年化设施设备,营造舒适的办事环境,为没有手机的老年人提供纸质登记,提供帮办导办服务。
开展助老上门服务,为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社保卡“送卡上门”和资料上门审核服务。
深入推进延时服务
自2020年8月31日起,交道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在法定工作日“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和“周末不休息”延时服务工作。对已到达便民服务中心闭厅时间,正在办理或办事人已在现场等候办理的事项,延时办理完毕。自延时服务开展以来,服务办事群众为超过1000人。
“中午不休息”不需要预约,即来即办。“我从进门测温扫码、自助机取号、等候叫号、到办完业务前后也就半个多小时,这一个窗口就把要办的都办好了,一步到位!”刚办完业务的居民说。
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以针对办事群众、企业提交申请后,不能成功受理或者多次跑路未能办结等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反馈、分析原因,最后协调解决而设立的。这一窗口的设立确保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儿找、有人帮。
交道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个窗口,不仅建立起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同时还架起了与居民群众面对面沟通的桥梁,成为了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精准“小切口”。
此前,南锣鼓巷社区低保户王先生向交道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救助窗口送来一面锦旗,对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李红艳表示感谢。
王先生的孩子患有强迫性障碍,每年高额的医疗费使得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通过医疗救助后,个人负担的费用还超过2万元。李红艳通过社区主任对王先生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针对其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沟通,申请了临时救助。李红艳通知其家人尽快提交相关材料,及时整合,提交上报审批,多次对接民生保障办公室和民政局,努力使救助金以最快的速度发放下来,解决了该家庭的燃眉之急,也使孩子的后续康复治疗有了费用支持。
交道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系列便民举措,让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高,今后将继续秉持初心、持续做好群众、企业的服务者,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为群众带去更多暖心举措和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