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山区窦店镇中心区有这样一家综合性特色专科儿童医院,“师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建院以来累计服务患儿近65万人次,开展义诊等公益活动374次、义务服务周边居民68300余人次,服务范围覆盖810余个小区、单位,于2020年6月顺利升级为二级医院,承担起京西南及周边河北部分地区儿童的医疗和保健任务,初步实现“红色医院”的初心,受到患儿及家属的广泛认可,它就是窦店镇近年来的“退低引高”工作典型——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
依托儿研所技术支撑,打造“家门口”的温馨医院。
窦店儿童医院占地面积15000平米、医疗用房达10000平米,开设有24小时急诊科、内科、口腔科、中医科等9个门诊科室、3个综合病区,配备药剂科、医学影像科、检验中心等医技辅助科室;
拥有职工158人、其中医护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12人;核定编制床位70张,配备百级手术室一间、万级手术室两间。
自建院以来,医院与儿研所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合作,不仅长期有儿研所专家坐诊,还能根据就诊儿童的实际情况,为其邀请到儿研所专家到院开诊,为窦店及周边地区的患儿就医提供便利。
还以王琍、曹力、徐光芝等儿研所知名专家为内科、神经科、肾病科、外科的学科带头人,配置众多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且多数医疗器械属少儿专用,由数十名儿科专家构建专业医疗团队,亲自实施、指导各类手术,护航儿童健康。
医院还以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温馨医院为追求,以接诉即办工作为主要抓手,在医院显著位置设置投诉处理点,努力做到让矛盾问题及时解决、就地化解,打出提升服务品质“组合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让患儿及家属在医院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儿”,累计收到居民送来的致谢锦旗68面。
助力地区疫情防控,彰显公共服务担当。
依托优质医疗技术,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积极作为,克服时间短、任务重等难题,担当起助力地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排头兵”,发挥出“红色医院”本色,用时10天完成PCR核酸检验实验室建设,检测量可达到2000人份/日,帮助提高窦店镇、乃至房山区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
2020年6月新发地疫情期间,连夜组建医疗驰援队,支援长阳镇核酸检测采样任务,一周时间内共派出医护人员近百人持续奋战,服务长阳地区群众20000余人次。
2021年4月份以来,累计派出护士300余人次参加成人及儿童新冠疫苗注射65场次,累计服务11600余人次。
成立以党员为首的核酸检测采样小组,通过开展核酸检测助力周边地区复工复学,今年上半年共服务单位、团体500余家,服务周边群众和各级学校、幼儿园师生10余万人次。
抢在8月开学季之前,争分夺秒为幼儿园、中小学校提供人员核酸采样及环境核酸检测服务,帮助实现“让孩子安全重回课堂,让居民安心投入工作”,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从今年11月下旬起,推出核酸检测便民利民新举措,将核酸采样检测门诊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方便上班族,受到了周边群众的广泛赞誉。
今年1月至11月,医院总门诊量达17余万人次、服务住院患者1600余人次,实现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两不误双促进”。
党建引领,建立服务地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医院确定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将党组织建在为民服务一线、建立党员先锋模范队示范引领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等工作,履行“两新组织”社会职责,建立起服务房山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履行为民服务职责的长效机制。
如积极与周边村、社区等单位建立党建共建关系,近两年来,已与窦店镇乐汇家园社区、城关街道蓝城家园社区等单位开展大规模党建共建活动近20场,包括举办健康知识大讲堂等;
积极开展针对儿童健康问诊服务的义诊活动,6年来累计开展义诊等公益活动近400次、义务服务周边居民近70000人次;以接诉即办等工作为抓手,以居民诉求为指引,逐步提升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实现“红色医院”初心;积极组织医院全体职工学习贯彻地区发展规划和上级党组织指示等会议文件精神,将自身发展融入地区发展需要……“窦店镇是我的第二故乡,身为一名老党员,我想为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孩子做点事,这就是我的初衷,也是医院建设的‘初心’。”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创始人赵学忠如是介绍自己创立医院的缘由,并表示:“以后医院会在确保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的同时,更多地开展义诊、健康知识科普等公益活动,助力地区发展,让更多窦店镇及周边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享受到市里的专业医疗资源。”
今年7月底举办的“永远跟党走——建党百年新时代 天使共建文明城”红歌会上,年逾七旬的赵学忠领唱《长征组歌》,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岁月,激发大家的爱国爱党爱院热情,铭记初心使命,蓄养大家的公益奉献精神。
(责任编辑: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