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寻找“大兴区最美家庭”活动开始以来,得到了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了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典型。本季度重点寻找忠心向党、永葆党员政治本色最美家庭;疫情防控工作中无私奉献、自护自律最美家庭;助力冬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最美家庭;实践垃圾分类、创建美丽庭院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物业管理等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最美家庭;坚持立德树人的科学教子最美家庭等。

最美的故事精彩不一,幸福的家庭底蕴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荣获2021年第一季度“大兴区最美家庭”称号的部分家庭。

  林校路——史习俊家庭

史习俊家庭

史习俊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史习俊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带动家人遵规守纪,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忘初心作表率。疫情期间,史习俊积极带头响应,到魏善庄镇崔家庄一村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协助开展进社区人员测温、扫码、登记以及群众居家隔离人员送货等工作。

践行“垃圾分类机关先行,桶前值守党员带头”活动。史习俊积极到社区报到,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大扫除”等契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工作,带动身边同事、朋友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提倡“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史习俊家庭将“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铭记于心,从不浪费粮食,争做爱惜粮食的带动者。

林校路——安福刚家庭

安福刚家庭

安福刚是兴华南里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全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同舟共济。在这个家庭里,做事都脚踏实地,无论什么事情都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干好每一项工作。他们孝敬老人,乐于助人,平时左邻右舍有什么事也都积极帮忙。他们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巡逻、桶前值守等活动,主动维持好环境卫生。安福刚夫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用和睦有爱构建起美满的家庭,他们用自我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他们一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林校路——孙万华家庭

孙万华家庭

孙万华是一名普通党员,入党多年,理想信念坚定。退休后加入社区红袖标志愿者队伍,在重大节日安保、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响应社区号召,主动报道,听从社区安排,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他为人热忱,乐于助人,邻里间有口角纠纷时,他会主动担任调解员,认真了解实际情况,耐心调解,帮助双方化解误会和矛盾。他的努力付出,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为社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助力。

他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有一个支持他的妻子。在孙万华的带动下,他的妻子也经常主动参加社区活动,不仅积极践行生活垃圾分类,还共同参加“桶前值守”活动,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邻居、朋友。

观音寺——张静家庭

张静家庭

观音寺街道的张静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过着平凡朴实的日子。

2021年大兴疫情的爆发,新增的本地确诊病例,打破了大兴区200天无报告病例的记录,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张静和她的家人迎难而上,积极参与大兴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筑起抗疫的防线。她的丈夫是疫情转运组的工作人员,自1月14日开始承担转移石家庄和境外的密接者工作,一直到大年初七还在保持着24小时待命、周末停休的状态。张静作为双河南里社区的一名社工,在社区防控工作中发挥着力量。“白班不停、夜班连值、周末停休”这就是疫情以来她的工作状态。简易折叠床,定时巡查,随时接听电话,这就是她每晚值夜班的“套餐”。张静的大女儿是双高社区卫生站的一名护士,除日常工作外,她还参加大兴区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二女儿是一名教师,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防疫做着贡献。已经怀孕8个多月的她,每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为学生测量体温、关注班级内家长的进出京情况等。张静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口之家,她们每个人都在抗疫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每个人都诠释了最美的含义。

天宫院——孙连茹家庭

孙连茹家庭

家住天宫院街道的孙连茹,是一名有三十多年党龄的中共党员,虽然已到花甲之年,但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爱人孙永志报名参加了社区治安志愿者,尽职尽责做好每一次任务。2020年是北京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的第一年,孙连茹以身作则,做好自家的垃圾分类的同时,她和爱人还积极报名参加社区的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工作,从酷暑到严寒,都坚持按时到岗。2021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小区封闭管理期间,社区组织全体居民连夜做核酸检测,她和爱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够,主动请缨,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协助社区维护好现场秩序。夫妇二人面对疫情,冲锋在前,彰显模范风采。在日常的生活中,孙连茹真心待人,与邻居和睦相处,热心帮助,用自己的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尽一份力。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