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寻找“大兴区最美家庭”活动开始以来,得到了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了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典型。本季度重点寻找忠心向党、永葆党员政治本色最美家庭;疫情防控工作中无私奉献、自护自律最美家庭;助力冬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最美家庭;实践垃圾分类、创建美丽庭院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物业管理等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最美家庭;坚持立德树人的科学教子最美家庭等。

最美的故事精彩不一,幸福的家庭底蕴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荣获2021年第一季度“大兴区最美家庭”称号的部分家庭。

高米店——马楠家庭

马楠家庭

马楠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马楠作为一名基层团建工作者,积极带动团员青年是她的日常工作,她热爱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站岗执勤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在她的感召下,全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化活动,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闲暇时间马楠召集家人,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马楠担心老人记不住垃圾分类知识,就把小的图片贴到厨房墙上,让大家有时间就可以学习到。她还经常运用巧妙的创作和设计,将废旧纸板、二手衣物、塑料制品等变成精致小巧的玩具或者造型各异的花盆,实现废旧垃圾的二次利用。她带领孩子共同绘制了垃圾分类手抄报、环保主题画等作品,使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深入孩子的内心。

大兴城建——刘洋家庭

刘洋家庭

刘洋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他们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中,厚植孩子爱党、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刘洋的父亲是一名退休的老党员,他多年来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党员学习和志愿活动,闲暇之余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唱红歌,引导孩子热爱党、热爱祖国。2020年全民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最美逆行者”“最美志愿者”“战疫英雄”等,刘洋夫妇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优秀事迹讲给孩子们,告诉他们英雄们是怎样挺身而出保卫家园、守护人民的。通过这些生动的教育,孩子们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兴创——柴拓家庭

柴拓家庭

柴拓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双儿女活泼懂事,与岳父岳母共同生活,夫妻间互帮互助、勤俭节约。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际,柴拓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值守。在日常生活中,岳母总是要求家庭成员树立节能减排、节约环保的科学观念。在岳母的指挥下,家中第一时间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冰箱上也张贴了垃圾分类指导说明,甚至进行了家中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以加深家庭成员认知。除了自家垃圾分类,柴拓一家还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活动,协助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在孩子的教育上,柴拓夫妻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与孩子共同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参观爱国主义纪念馆,让孩子重温历史,牢记革命先烈,从小做到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兴创——黄细秀家庭

黄细秀家庭

北京兴创投资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个美好家庭,夫妻二人恩爱和谐,各自事业有成,同时精于育儿之道,培养出了一个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北京大学本硕连读的学霸儿子。

从孩子出生,夫妻二人就教育孩子达成一致理念,特别是上学后,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二是先完成学习任务再玩耍的习惯,三是独立自主学习不依赖家长的习惯。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贺博也不例外。贺博初三毕业直升本校高中竞赛班后,成绩一度下滑至全校100多名,父亲及时跟孩子沟通,给予孩子鼓励的同时分析原因,经过父亲的纠正,贺博避免了走弯路,高考时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后来又直升保研。大学期间的贺博,不仅学业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曾荣获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Fong Prize奖,还是北大射箭队的队员,获首都高校射箭比赛第8名。贺博大学期间一直担任信息管理系男篮、女篮队教练,组织球队参加学校各种篮球比赛。毕业前贺博已与高中母校签约,毕业后立志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奉献社会。

  区卫健委——杨萌家庭

杨萌家庭

杨萌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2021年,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突发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疫情,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一呼百应,共克时艰。杨萌一家三口,积极投入到这场抗疫战争中,杨萌是医院护士,负责咽拭子采样工作,连续的工作,有时候连一口水都不敢喝,生怕耽误了检测进度。她的父亲杨学军和弟弟杨茁也在核酸检测现场工作,父亲负责检测点人员引导与秩序维护工作,儿子负责现场信息录入。这一家人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其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他们既是家人也是战友,他们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