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季度寻找“大兴区最美家庭”活动开始以来,得到了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了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典型。本季度重点推荐爱党爱国爱家、厚植家国情怀最美家庭;实践垃圾分类、创建美丽家园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助力冬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最美家庭;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最美家庭。

刘东伟家庭

黄村镇

刘东伟一家是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始终把书柜、书籍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让书籍随处可见、随手可取,做到“无一日不读书”,营造书香萦绕的家庭环境。刘东伟家中藏书超700本,有文学著作、历史类书籍、人物传记类书籍、编辑校对专业性书籍以及美术类书籍和青少年读物。

刘东伟在单位积极参与读书会活动,2020年参与光明日报社“求真明理 原汁原味读经典”读书会、光明日报社“同心抗疫 同频共振”读书会等多次读书分享会,同时获得“书香大兴”2020年度阅读榜样评选“最美读书人”称号。妻子刘佳丽平时会做一些校对工作,在广泛阅读兴趣书籍之余,还会经常阅读一些专业书籍。

女儿刘米妮在浓厚的读书氛围和父母的熏陶下,从小就成了个小书迷,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学后,先后获得春蕾杯小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大兴区第一届原创诗歌朗诵大赛三等奖,担任《语文导报》小记者、中国网小记者,在校多次被评为读书小状元。

读书是一种乐趣,因为书能让我们分享更多知识、更多快乐,刘东伟一家会继续与书为伴,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刘欣淼家庭

黄村镇

刘欣淼的家庭是个充满爱与快乐的家庭,她和妹妹从小受到了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她们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

刘欣淼和妈妈非常关注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们会定期去密云山区走访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玩具和学习用品。疫情期间,刘欣淼参与了为医护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线上助学志愿服务工作,为他们辅导学业、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

刘欣淼的家庭一直致力于环保工作当中,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理念,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她和妈妈、妹妹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宣传以及桶前值守工作,积极带动大家进行正确投放,倡导减少垃圾的制造,并且以身作则,在自己家中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努力建设最美的绿色家园,至今他们一家的垃圾分类累计时长已经超过百余小时。

刘欣淼的家庭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努力为社区、社会做着属于自己的微薄贡献,用行动践行着绿色环保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寻找美、发现美,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意义。

任素芬家庭

北臧村镇

在桑马房村有这样一位女同志,一年365天都任劳任怨的为桑马房村村民服务,她就是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志愿者任素芬。

任素芬空闲时带着孙子一起加入到垃圾分类桶前值守中来,只要在她值守的时间内来投放垃圾的村民都会听到任素芬的问候:“你好,请您垃圾分类。”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任素芬制作了垃圾分类样品,放在四色垃圾桶的旁边以供村民直观的做好垃圾分类。即便如此,还是有不愿意配合的,他们总是嫌麻烦不愿分类,任素芬主动请缨,帮助整理。

虽然她年过半百,但她表示桶前值守能为她晚年生活增添乐趣,也让她能够为桑马房村推广垃圾分类做点事情感而到自豪。

柳永莉家庭

庞各庄镇

柳永莉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柳永莉自2005年9月担任妇联主任工作以来,一直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妇女儿童工作上,她紧紧围绕“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16年来,她始终坚持认真的工作态度,落实好妇联、村两委的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为本村村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柳永莉和爱人都十分尊敬和孝顺双方老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和他们商量,使老人们觉得受尊重。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也都礼貌懂事、真诚热情。

真心待人是柳家全家人的处事态度,邻居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家庭成员更都是义不容辞!2020年疫情期间夫妻俩更是冲在前线,柳永莉挨户宣传告知相关疫情防疫情况,让村民们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除此之外,柳永莉还和丈夫麻海松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一线宣传中,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入到执勤的队伍中,无论白天黑夜,从不间断。

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拼搏奋斗!

孔晖家庭

庞各庄镇

孔晖家庭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夫妻俩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孔晖是北京第一批支援边疆的大学生,是班里唯一的一名党员,毕业时她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支教新疆行动中。爱人李艗是大兴区庞各庄人,1962年6月当兵到新疆,虽然当年的新疆贫穷落后,气候环境恶劣,可是李艗没有后悔立志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1968年10月年轻的李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两人因共同的目标相爱而组建家庭,他们将新疆当做自己的家乡,携手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边疆,把对党、对国家的满腔热爱都倾注在工作中,在自己工作领域闯出了一番风景。

1994年,孔晖退休后与老伴回到了家乡。在这里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为百姓做实事儿。夫妻二人拿出积攒的退休金置办桌椅、教学用具和学习用品,成立了英语班。义务小课堂一办就是25年,从孔晖老师的小学堂走出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孔老师夫妻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把她们的行为当做全村乃至全镇的学习榜样。

就是这样平凡的一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平凡人间的无私大爱。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