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季度寻找“大兴区最美家庭”活动开始以来,得到了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了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典型。本季度重点推荐爱党爱国爱家、厚植家国情怀最美家庭;实践垃圾分类、创建美丽家园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助力冬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最美家庭;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最美家庭。

刘秋月家庭

青云店镇

刘秋月家住青云店镇小张本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刘秋月自2009年大学毕业,就到了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人民医院开始了护士工作。在家人眼里,秋月平时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疫情爆发后,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告诉家人:“我支援武汉的请战申请已经获得批准,明天就出发!”刘秋月到达武汉后,被分配到了武汉同济医院,先进行防护培训,确保个人防护到位不会受到感染后,便马上投入到了工作岗位上。刘秋月的工作非常辛苦,忙起来一天都顾不上吃东西,但她积极乐观,满满的正能量。

从武汉回来后,她和未婚夫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有了自己的小家,刘秋月也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她依旧战斗在一线岗位,只是她对待生活的意志更加坚定,对待特护病人更加有耐心。目前我国的防疫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都已步入正轨,刘秋月也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忙碌着。她表示:“荣誉都已是过去,只要有需要,随时准备着!”

  肖亚竹家庭

安定镇

肖亚竹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作为家里的“中坚力量”,既要照顾已经五十多岁的父母,还要照顾上幼儿园的儿子。尽管忙碌,她作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积极配合妇联的工作,带动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共同支持妇联的工作。在“垃圾分类总动员”环保家庭服务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大兴区垃圾分类示范家庭”荣誉称号。

由于安定镇有着北京市最大的垃圾站,没有合理化处理垃圾,使周围村民深受其害,尤其是阴雨天,气味更是浓重。自2020年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以来,肖亚竹从身边的家人开始带动。首先是自己的父母,老人年龄大了,接受起新事物需要过程,刚开始会因为想要节省一个垃圾袋就把垃圾混装了。她只能在日常陪伴中帮助父母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其次,她带动身边的邻居、朋友一起坚持垃圾分类打卡,并且积极与孩子参加各类的垃圾分类活动。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她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中。

迟雪宇家庭

采育镇

迟雪宇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迟雪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大兴区巧娘手工艺发展协会会长,疫情期间她积极组织大兴区的巧娘参与北京市妇女基金会“京鄂巾帼,共御疫情”公益项目捐款,筹措暖宝14400贴。

迟雪宇夫妻二人创办了北京金宇黑陶文化基地,黑陶源于我国古代的陶器,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被史学家誉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在他们的努力下金宇黑陶参加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黑陶文化,在夫妻二人共同努力下设计出了一款金丝镶嵌系列的黑陶笔筒,将传统景泰蓝的掐丝工艺与现代黑陶艺术融于一体,既保持了黑陶独特的艺术个性,又丰富了黑陶的文化内涵,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给党的生日准备一份礼物。

刘燕颖家庭

采育镇

刘燕颖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家庭。互相尊重,坦诚相待。刘燕颖夫妻二人结婚二十多年来,从没有争吵,家庭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生活中互敬互爱,共同营造和谐,幸福的氛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刘燕颖在采育镇医院退休后,她在村委会担任起财务专干工作。无论干哪一行都热爱本职工作,工作中一直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准确无误。丈夫刘士伟是采育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夫妻二人在家里面经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彼此间的共同观点是先做人后做事,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身作则,学会感恩。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夫妻二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

刘燕颖体现了一名普通中华民族妇女的传统美德,她遵纪守法,孝顺父母,照顾丈夫,教育子女。靠一颗善良温柔的心,默默地为家庭创造了一片文明和谐的小天地。在他们家,老人开心,丈夫高兴,女儿幸福美满,一家人其乐融融。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

齐蕊家庭

魏善庄镇

齐蕊全家5口人,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曾获大兴区“文明家庭”称号,齐蕊2016年8月开始担任半壁店村村委会书记助理。

齐蕊是一个勤快能干的好媳妇,每天忙完村里的工作回到家里也是抢着与婆婆洗衣做饭、照看孩子,婆媳之间相处七八年从没红过脸。公公是一位勤劳朴实的人,丈夫更是一位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体贴妻子、疼爱孩子的好小伙。全家人从小就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敬长辈。他们全家不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和村里的街坊邻居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自从北京市倡导垃圾分类以来,齐蕊一家积极响应,他们每天都会把家里的垃圾分别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平时还注重学习环保知识,并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在节能方面,家里的厨房和厕所都安上节水龙头、节能灯。平时,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来拖地,淘米的水用来浇花。用她的话说这是“废物利用”。她不仅在家中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感染孩子,还带动家里人去参加村里的垃圾分类指导活动和环境美化大扫除活动。她的公公每天都会准时到村中各家各户门口的小垃圾桶里收取垃圾,将自己车上的垃圾送到村东的垃圾存放点。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