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季度寻找“大兴区最美家庭”活动开始以来,得到了广大家庭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了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庭典型。本季度重点推荐爱党爱国爱家、厚植家国情怀最美家庭;实践垃圾分类、创建美丽家园的绿色环保最美家庭;助力冬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最美家庭;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最美家庭。

连一晨家庭

长子营镇

在长子营镇潞城营一村,提起连一晨一家人,人人都羡慕。那是一个温馨、充满欢乐的大家庭,是一个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连一晨的爷爷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实行垃圾分类以来,连一晨在学校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画画的形式将垃圾如何分类记录下来,回家俨然就成了一位小老师,一旦看见爷爷奶奶把垃圾扔错地方,就立马指出来。连一晨是班里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课余时间她会指导同学们将垃圾正确投放到垃圾桶中。假期时,她的妈妈经常带着她和妹妹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家庭、邻里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共同创建优美的生活环境。

  刘晓冬家庭

亦庄镇

刘晓冬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刘晓冬是亦庄镇富源里社区这个大家庭当中的一员,富源里2018年11月成为亦庄镇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之一,经过小区广大居民的努力,与之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多年来,刘阿姨带头坚持垃圾精准投放,用自身行动,带动影响身边的家人、邻居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她家一直是一个桶一个垃圾袋,在厨房放置一个专门放厨余的垃圾袋,再准备一个可回收的垃圾袋。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减少了垃圾混放所散发出的异味,又杜绝了蟑螂的滋生,一举两得。她经常说:“服务社区、为社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义不容辞,尽自己所能多做有益社区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家园,没有理由不去关心它,爱护它、维护它。我愿用自身行动,为我们社区的环境更加美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影响带动更多身边的居民,为我们共同的环境做出贡献。”

何金梅家庭

旧宫镇

何金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爱人是航天部一名优秀的员工,儿子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

2022年冬奥会要在北京举行了,为带动大家积极参加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何金梅几乎每天带动同事或者邻居踢毽子,在她的带动下,大家越来越注重运动以及身体健康,营造愉快的运动氛围的同时,也使大家增强了体质,给大家带来了欢乐。爱人刘亚新是一位乒乓球忠实爱好者,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爱人就利用业余时间叫上小区的居民一起打球健身,还组织居民开展乒乓球比赛,居民们都非常愿意参加,大家一起运动的同时一比高下。儿子刘航受夫妻二人的影响,在业余时间走进健身房锻炼身体,在自己坚持和规律的运动下,从一个胖小伙锻炼成高大健硕的帅小伙,朋友们受其鼓舞也积极投入到了健身的行列中。

  陶春妹家庭

瀛海镇

陶春妹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陶春妹今年55岁了,退休前曾经是一名养老助残员。退休后,她积极参加党支部的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参与迎“七一”颂党恩的合唱比赛、歌舞表演等。除此之外,社区还邀请陶春妹去做老师,教大家各种编织技巧。陶春妹的爱人是武装部工作人员。无论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还是在征兵体检时,他总是高度重视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尤其到了每年的春秋两季的征兵时间,更是忙着征兵登记和培训等各项事宜,整日不着家。

儿子和儿媳都是党务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儿子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忍着严寒,日夜奔波在服务境外归国人员岗位上。儿媳忙于慰问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指导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等工作。儿媳还自费将卫生健康系统医务人员日夜坚守、连续奋战的视频和照片制作成2首歌的MV,被“健康大兴”公众号播放。即使已怀有身孕,她依然尽职尽责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努力工作。

陶春妹夫妇特别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一有时间,就陪孩子阅读各类书籍。6岁的孙子从小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陶春妹家庭在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第三届DEAR阅读节“营造书香家庭、共建亲子阅读”活动中被评为“书香家庭”。

在言传身教下,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陶春妹一家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爱国爱家,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和他人奉献着一份力量,将爱党爱国爱家的优良家风代代传承下去。

杨艳家庭

旧宫镇

杨艳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温柔善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儒雅孝顺,孩子活泼可爱。

早在垃圾分类开始前,杨艳一家就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一直以来,每位家庭成员不断地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环保的知识和小妙招。夫妻二人在家庭中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环保行动,并用自我的行为习惯去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垃圾分类的做法与意义,从小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平时生活中杨艳比较注重孩子的环保学习和知识运用,家里有不少环保类杂志,夫妻二人阅读的同时给孩子讲解,并落实在行动上。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家将垃圾分类进一步做到规范,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还将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处理,并从生活细节中发现小技巧,持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