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皆知,人人参与,龙兴园社区继续精细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5月1日起,正式实施,龙兴园社区积极响应,两委人员深化认识,积极行动,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出成效。在条例未出台前,社区就利用周末和碎片时间向居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专题讲座等。

2020-5-30日上午,在金达园社区垃圾分类站旁边,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垃圾分类大课堂又开课啦,此次大课堂与以往的有所区别,我们既没有桌椅、没有投影,是在现实中由来自龙兴园社区金达园小区的居民朋友们、社区志愿者们以及社区两委成员齐聚一堂,现场认真学些垃圾分类知识,针对自己家产生的“特殊垃圾”、不便分类的垃圾大家一起查询、讨论、研究、学习。人群中最亮丽的风景就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垃圾分类,真的做到以身作则,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此次垃圾分类大讲堂从讲、学、查、帮等四个大方面入手。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对垃圾正确分类,帮助家庭成员养成垃圾分类、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讲:两委人员、志愿者为第一批实践者,现身说法,入户宣传,逐一给大家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让大家明白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学:每一个家庭成员选出一名代表做学习表率,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执行的践行者、并带领其他家庭成员行动起来、共建共享绿色成果。

查:自查、互查、监督检查。每次扔垃圾前居民们都会在家里先自己检查一下是否所有的垃圾都已经分好类,不便分类的一起集中放置。走在路上遇到邻居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分好类了吗?”到了垃圾分类集中站垃圾分类指导员还会再检查一遍是否分的都正确,确认好了以后才做最后的投放工作。

帮:社区里有一些年龄比较大,且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居委会、志愿者和垃圾分类指导员就会帮助他们一起把垃圾分好类再进行投放。

龙兴园社区在每个小区显目并且方便投放的位置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站,每个站点上下午定点定时投放,并且安排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分类指导,并且做好收集站的保洁维护工作。

为全面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各方面要求,通过办好垃圾分类这件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让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