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夜夜不眠不休,他们滴落的汗水汇聚,成为人们最坚实的护盾。疫情爆发以来,社区工作者不辞辛苦,为抗“疫”筑起了坚实的防线。他们每天带上最简单的防护工具,却日日夜夜在社区门口严防严控,控制人员的出入,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站前路社区赵瑛丽就是这千万社区工作者中的一个缩影。沙河镇站前路社区接到疫情防控工作指示,当晚8点10名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谈及当时这样急迫而又辛苦的工作,赵瑛丽缓缓总结道:“我们呢,主要是负责社区所有住户人员的信息摸查,对离京人员进行电话确认登记,并对出入社区人员进行通行证管理。”这些看似轻松地话语背后却是夜以继日的辛苦坚守,身披日月,头顶烈日。

站前路社区虽然只有1.2平方公里,但是却有近六千人口,社区工作人员也只有10人,所以工作量比较大,疫情爆发初期,睡在办公室也成了家常便饭,赵瑛丽和同事就只能睡在行军床和椅子拼凑的“临时床”上。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始有好多的居民不理解,给社区防控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随着不断深入宣传,居民逐渐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这才扭转了想法。在排查湖北武汉人员时,由于对方的抵触心理,对赵瑛丽破口大骂,同事都看不下去了,却反被赵瑛丽劝解别往心里去。她圆圆的脸上一双弯弯的笑眼,遇到多难多窝心的事都会“一笑泯恩仇”,从不记在心里。

疫情期间,赵瑛丽从每天的一些信息中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便成了不折不扣的“女超人”,登门摸排通知、站岗,她和同事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摸查返京人员信息,“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忙到深夜,她就在办公室打个盹儿,早上一睁眼又立马儿上岗。刚梳理好统计信息,紧接着就是各种诉求信息。

除此之外,赵瑛丽还负责公租房、社保、工会和低保工作,工作琐碎、纷繁、复杂。工作中,赵瑛丽还善于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赵瑛丽经常说:“我做的就是这份工作,要干就干好,就要一心为民,居民说出来的事情,能解决的,就竭力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给居民一个答复,不能简单地用‘解决不了’这一句话就打发了。社区就好比是居民的娘家人,家里人有了事,就要为家人想好解决的方案,咱们解决不了,就得看哪个部门能解决,然后帮着居民协调。”

汛期值守、防控疫情、垃圾分类宣传处处可见赵瑛丽的身影,她自觉当起群众的守门员、宣传员和服务员,她积极担当作为,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用爱传递着温暖,赵瑛丽没想做出惊天的伟业,只想守好自己的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