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印发《北京市朝阳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推进城市溢流污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再生水扩大利用等,持续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水平,进一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朝阳区已连续实施三个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区市政污水处理能力由2012年的194万吨/日提高至302.7万吨/日,全区34条(段)、106公里黑臭水体和77条小微水体得到治理,断面水质持续向好,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改善。
为全面打赢水环境治理歼灭战,朝阳区制定第四个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年,朝阳区将实现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全面得到有效治理,溢流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再生水利用量大幅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区域水环境问题基本根治,国考市考断面达标提质,水生态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未来三年,朝阳区将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协调配合北京排水集团,完成垡头再生水厂扩建,推进酒仙桥再生水厂扩建工程前期工作;配合北京排水集团完成中心城区新建(改建)污水管线、污水管线消隐、雨污合流管线改造等建设任务;结合道路建设推进雨污水管线随路建设,提高污水收集能力。
朝阳区将全面开展污水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全面摸排污水源头,分类、分批推进问题整改。针对企事业单位,以排水许可证办理为抓手,各街乡摸排,督促推进整改。针对居民小区、村庄,利用政府资金落实整改,实现源头雨污分流。发挥行业、系统和功能区的带动作用,分类推进雨污分流。结合北小河、青年路沟等线性河道治理,开展溯源治污,实施综合治理,逐步解决汛期污水入河问题。开展清河、坝河、凉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溢流污染控制工程体系建设。
在再生水利用方面,朝阳区将进一步完善再生水配置利用体系,新建再生水管线,新增沈家坟干渠等5条再生水补水河道,实施中心城区及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园林绿化再生水置换工程,扩大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面积,增加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能力。(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