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联合E9区创新工场云卷云书书店举办“一稻万年”上山文化展,带领大家感受中华文化的万年起源。

展览分为序言、见“稻”不是稻、见“陶”不是陶、见“村”不是村、尾声五大篇章,融会万年源流的“稻作文化”“彩陶文化”“村落文化”等多元精髓,全面展示了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展览现场,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稻米的万年演变史,普及上山文化的丰富内涵。

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距今约10000-8500年。2006年,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被命名为“上山文化”,它不仅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世界文明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篇章。

本次展览中,大家不仅看到了万年前的“炭化稻米”,还观赏到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以及当时用来收割水稻的石器等,大家一边聆听讲解一边发出感叹,并不停地用手机拍照记录。在体验环节,北京陶瓷艺术馆的老师带领大家制作彩陶,小朋友们将细腻的陶土渐渐揉出形状、捏出细节,每一步都全神贯注,最终完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活动最后,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振东,为大家介绍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从古朴的农具到先进的耕作技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也更加领悟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

本次活动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让参与者了解到人类稻作农业起源之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对上山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朝阳宣传文化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