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体育局关于朝阳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正式公布。未来三年,朝阳区将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体育消费场景、夯实体育消费基础,切实发挥体育在扩大内需、挖掘朝阳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助力区域经济增长。计划到2027年,每年引入至少2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平方米。

朝阳区将着重打造国际品牌赛事聚集地。为提升国际品牌赛事的数量和质量,朝阳将大力支持各类赛事活动举办,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引入至少2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包括国际马拉松、网球公开赛、足球友谊赛等,打造至少1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同时策划举办城市品牌赛事、大型综合体文旅活动,如北京国际龙舟赛、朝阳CYBA篮球赛、CYTA网球赛等,积极培育区域品牌IP赛事,拓展文旅+体育+消费内容,打造集竞技、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运动场景,带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大幅提升,计划到2027年,增加68.92万平方米,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平方米。目前,朝阳区体育场地总面积(含教育系统体育设施)1038.6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01平方米。未来,朝阳区将围绕颐堤港二期体育公园、来广营体育规划用地、垡头地区北京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项目,加大体育服务供给;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升级改造,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多元化使用,提升体育场地设施运营和使用效率;推进朝阳区温榆河体育公园、四得体育公园等提升改造工作,并将继续改建1-2个体育公园,通过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实现朝阳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每年新增约10万人(目前约18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约为53.1%)。

更多重量级国际国内会展将落地朝阳。未来三年内,朝阳区将支持不少于2次高水平的国际国内体育会展活动,协助区内企业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及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并以ISPO(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斯迈夫国际体育产业展览会在朝阳召开为契机,推介朝阳体育产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优质体育产业项目落户朝阳,丰富区域业态,带动文旅商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收入增长。

体育消费供给也将更加丰富多元。目前,朝阳区体育消费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还有差距。未来,朝阳区将持续举办“潮朝阳朝体育”朝阳区时尚户外运动消费季,与高德地图合作打造“朝阳体育消费地图”,发布朝阳区各类时尚体育项目及赛事活动,鼓励各类赛事引入潮流市集活动等;依托国家级体育场馆、博物馆集群,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打造“双奥之城”文旅新地标,设计“双奥朝阳”等主题骑行路线;依托公园、咖啡、书店等元素,打造新消费场景,促进体育服务提质升级,大力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培育体育消费新增长点,提升体育产业综合收入,形成更加繁荣的体育经济。(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