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的春季学期,多地宣布义务教育学校推行课间休息15分钟,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课间15分钟”话题建言献策。
在落实"课间15分钟"的探索中,朝阳区十八里店地区各学校因地制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课间风景线。
传统文化“点燃”课间活力让孩子们有时间“动起来”
传统文化与“课间15分钟”的碰撞,把课间的15分钟变成了流动的文化驿站,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地区学校里,900余名学子手持太极功夫扇演绎“少年中国说”。随着歌曲《少年中国说》的旋律响起,学生们在红扇开合间虎虎生风,出拳踢腿时刚柔并济。这套24式的课间操,既展现“起如猿、落如鹊”的武术神韵,又通过每日15分钟的坚持,将文化传承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气质。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学生在课间时间练习太极功夫扇
这样的场景,在地区不同学校里持续上演,非遗传承以更灵动的形式呈现。百余条红绸在春风中翩跹,学生们将传统秧歌与现代节奏完美融合。改良后的红绸舞不仅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更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青少年手中焕发新生。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西直河分校学生在课间时间练习红绸舞
思维跳跃“脑力竞技场”让孩子们科学“玩起来”
当传统遇见现代,课间活动同样可以成为“思维体操”的舞台,思维的跃动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能。下课铃声响起,教室瞬间变身“脑力竞技场”:数字华容道挑战纪录被不断刷新、棋盘上的对弈每一步都暗藏玄机、数独游戏解开格子里的秘密……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新升分校学生在课间时间参与各类益智游戏
户外自主游戏区则上演着更生动的成长剧集。趣味跑酷、平衡挑战、攀爬游戏等多元形式的户外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动作协调性、爆发力和身体控制力。在合作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目标,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还提升了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充分开发大脑。
乡幼儿园小朋友们参与户外运动
横街子村向阳幼儿园小朋友们参与户外运动
解锁手作里的“快乐密码”让孩子们尽情“笑起来”
静若处子的手工角落同样精彩纷呈,课间15分钟的手工时间,是学生们放松大脑的创意小课堂。色彩缤纷的彩线架也给教室增添了一抹春意。课间1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可以使用绳子、毛线制作手工艺品,编绳、围巾等物品在他们的手指翻飞间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手工角”的创办既能培养学生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又鼓励他们在编织过程中勇于尝试新事物,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新升分校学生课间时间在教室内进行手工制作
当红绸与太极扇在春风中共舞,当益智游戏与手作艺术点亮课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课间15分钟的活力迸发,更是教育本真的回归,学习不该是紧绷的弦,而应如呼吸般张弛有度。这个春天,让我们共同期待十八里店萌娃的每一段课间时光都能成为他们童年记忆里跃动的光。(今日十八里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