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领域扩大开放、提升隆福寺园区影响力、实现“两证联办”……去年,东城区立足自身优势,高质量服务开放发展,高效率落实目标任务,高水平推进“两区”工作,重点领域和示范园区扩大开放引擎作用明显,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两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东城区近日印发了《2023年度东城区“两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研究确定“1个目标+1个重点+4条主线+3大保障”的主体框架,探索形成“两区”建设工作推进的四梁八柱,部署构建“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双轮驱动、“制度创新+项目落地”并行发力的开放格局。
示范项目形成集聚
“两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东城区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北京市有关决策部署,聚焦功能定位,找准禀赋优势,用足用好政策,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跨越之路。去年,“两区”建设为东城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赋能助力,东城区开启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新篇章。
聚焦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围绕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全力支持“文化出海”。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取得实质进展,中海油财务等成功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促进医疗领域提质升级,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50家分支机构。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引擎,印发《东城区推进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
深化园区文化金融产业链、文化艺术消费产业链建设,引进旖飞影院、大麦沉浸式剧场等新品牌,形成“两区”可视化成果。强化王府井街区示范效应,加快推进王府井国际化消费区域建设,2022年成功引进首店、旗舰店共34家,成功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全球首发中心,街区首店集群优势进一步凸显。
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将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到现场办理次数减少一半,外籍人才服务保障改革成效显著。推动《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2.0版)》落地,对持有ACCA、USCPA等境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切实强化“两区”就业服务保障。在王府井地区设立首家“知识产权法官工作站”,为企业品牌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今年“两区”建设
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明确
近日印发的《实施方案》,明确了2023年度东城区“两区”建设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致力于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动“两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实施方案》突出开放、改革特点,体现前瞻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充分发挥“两区”建设先行先试优势,研究确定“1个目标+1个重点+4条主线+3大保障”的主体框架,探索形成“两区”建设工作推进的四梁八柱,部署构建“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双轮驱动、“制度创新+项目落地”并行发力的开放格局。
紧扣“1个目标”,坚持“见实效”工作目标,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要求,全力推动2023年“两区”建设各项工作。强化结果导向,把“两区”建设的成效体现在项目落地、制度创新、实际利用外资等开放型经济指标上。
围绕“1个重点”,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年度任务目标完成,在新增项目数、新增项目预计投入资金、项目落地率等方面,快马加鞭往前赶,努力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聚焦“4条主线”,坚持全区一盘棋,抓好统筹协调,聚焦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机制改革、要素保障四条主线,推动“两区”建设再深化。聚焦产业开放,在文化、金融、科技、中医药、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做好高含金量政策落地增效,进一步释放产业开放发展优势。聚焦园区开放,推动重点园区发展提升,推动优势产业发展聚集,激发园区开放发展活力与动力。聚焦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即政策制度创新项目化管理机制、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宣传推介机制及评估督查机制,统筹好各部门力量,汇聚开放创新合力。聚焦要素保障,从国际人才服务、贸易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夯实工作基础,凸显要素保障成效。
强化“3大保障”,强化统筹调度,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领域专项组三个维度加强调度,推动任务加快实施。强化部门联动,完善联动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与任务,持续释放改革开放效能。强化人才保障,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