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专业团队创作、社区群众担任主演的东城原创舞剧《灯彩人家》近日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首演。该舞剧将东城区多项非遗项目元素与歌舞表现形式融于一体,通过讲述东城人家的故事和展示祖传的非遗手作,艺术再现了京城百姓在不同历史时期乐观向上的人生心态,弘扬了和谐、爱国、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观众沉浸式地“融入”非遗手作的唯美场景。
舞剧《灯彩人家》素材取材于崇外街道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市元宵灯会,紧紧围绕象征“胜利、团圆”为指向的传统宫灯展开,用舞剧的形式演绎传统宫灯的手艺传承在时代洪流变迁下的坚守,以及花市元宵灯会的发展变迁,让现场观众亲身感受非遗艺术与舞蹈艺术碰撞产生的火花。
该剧以戏剧的冲突讲述了传统手艺人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的故事。
“这是一部将地域非遗文化特色与舞蹈表现形式融汇一体的舞台剧,除了花市元宵灯会,剧中还融合了很多非遗元素,如主人公的妻子是北京绒花(绒鸟)的传承人、她的服装出自京绣传承人之手;‘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等也在剧中有所展现。”东城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崇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副主任林毅涛介绍。作为该剧的执行导演和主演,他积极参与团队人员的协调和管理,将针对角色本身的研究和团队的配合协作作为创作与编排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作为“大戏看北京 演绎新生活”2022年北京市群众原创剧节目展演季项目的原创剧目之一,剧中70余位主要演员均来自崇外街道多支社区舞蹈队,是一场群众文艺成果的全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