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第四场“胡同里的红色讲坛”在隆福文化中心开讲,聚焦“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融合“理论宣讲+参观体验”,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
老城更新改造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如何在公共空间环境提升中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在城市更新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活动现场,东城区委党校陈彬彬老师以《推进老城保护彰显古都风韵》为题,详细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北京首开首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策划主管张海娜以《历久弥新 百年首院》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了首都文化金融产业园的百年故事,展开了“园区与街区相互赋能”的美好蓝图。清华同衡文化创意产业与城乡发展所项目经理薛杨以《共建共治共享——黄化门街35号院公共空间提升》为主题,回顾了在改善人居环境过程中,挖掘文化内涵、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故事。来自优和时光(北京)文化中心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马李敖楠介绍了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作为利用腾退空间修建的公共文化空间,如何高效能发挥文化服务连接人与城市的黏合剂作用。
活动所在地隆福寺园区经过改造提升,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保持文脉的延续、留住城市的记忆。宣讲结束后,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地区居民代表一同参观了园区。在隆福文化中心红墙金瓦的庭院中,大家远眺故宫、东二环商务区等古都气象与现代景致,体验着古与今的碰撞、文艺与潮流的交汇,同时了解了隆福寺园区“突出文化内容、做足城市更新”这篇文章,将老城内在的传统文化魅力挖掘出来,促进整个区域有机更新的生动实践。
一直住在景山地区的居民洪大爷感慨:“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文化感受也更强烈。”景山街道青年干部孟笑南表示:“以前知道城市更新的概念,但并不清楚城市更新是怎么做的。此次在交流和体验中让我感受到城市更新是怎样落地的。”
下一步,东城区将不断通过生动鲜活的宣讲活动,让“胡同里的红色讲坛”中的每一个课堂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加油站”,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生动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