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城区人民法院通报该院发挥北京法院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人才高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高质量司法护航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工作情况,并发布10起涉文化领域典型案例。
2023年9月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东城法院“北京法院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人才高地”称号。一年来,东城法院建立健全与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相适应的司法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以文明引领为牵引,以文物保护、文艺保障、文创促进、文旅支持为主要内容的“一领四面”2.0版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工作格局,研究制定并稳步实施《东城法院关于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为护航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做到文化领域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支撑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切实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的协同性、预见性、实效性。”据介绍,东城法院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文明引领价值,近年来10余起案例入选人民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通过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审判与普法工作,推动构建文明和谐的家庭关系、劳动关系,并面向不同群体开展感受法治文化系列开放日,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保障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重点文物腾退修缮和活化利用等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高效推进,积极参与涉中轴线申遗等重点项目,发出首例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司法保护令。秉持“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工作理念,结合文物艺术品拍卖典当、影视投资等领域案件审理,为核心区文化消费迭代升级注入新动能。立足东城法院跨六区管辖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的职责定位,加强涉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案件审理,提升文创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巩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与行政衔接互促机制。
东城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紧紧围绕文明引领、文物保护、文创促进、文旅支持等方面,如东城法院对滥用诉权反复起诉公司的小股东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并赔偿因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对违背老人真实意愿行使监护权,要求解除老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的子女,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对承租文保房屋后空置多年不尽保养维护义务的当事人,判决解除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对票务纠纷进行高效调解,为买到“柱子票”的消费者成功办理退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