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压牵动大民生。日前,交道口街道经多方组织协调,为居住在东不压桥胡同28号院的居民改造了上下水管道,解决了困扰居民的用水难题。
又到做饭时间,东不压桥胡同28号居民汪霞在自家厨房内的自来水龙头下仔细冲洗着青菜,难掩欣喜之情:“你看这水流多冲,做饭再也不发愁了!”
坐落在玉河边的东不压桥胡同28号院现有居民24户,以往一聊起自来水的事,大伙儿免不了一肚子牢骚——平日里洗衣难、夏天洗澡难,就连日常做饭洗碗有时都成问题。“遇上用水高峰,家里的水流过缓,基本上都没法用。”院内居民王丽娜说。
属地福祥社区曾协调自来水公司的抢修人员,利用听漏仪等设备给小院的供水管道做了一次系统的“诊断”,结果发现老旧的管道上竟有五六处漏点。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多次协调帮助维修,但只能解“一时之急”——前院情况改善比较明显,可后院的供水只是从“滴滴答答”变成了涓涓细流。居民分析,由于管道太过陈旧,除了漏点多,可能还有锈蚀堵塞的问题。除了用水难,由于空间有限,小院在以往建设中遗留下了自来水管与污水管距离较近的问题。街道、社区协调专业单位研判,得知目前这一现象虽暂不会影响到用水安全,但从现在的工艺来看,这样的管道铺设方式的确不科学。于是,自来水管道连同污水管道的改造,成了小院迫在眉睫的事。
今年7月,小院水管再次断流。居民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找到社区寻求帮助。社区联系自来水公司和物业到现场查看,又发现了新的漏点。交道口街道接诉即办专班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邀请区城管委、住建委等职能部门共同商讨并制定了院内管道改造方案。
方案有了,难题却随之而来——东不压桥胡同28号院涉及两家央属产权单位,协调两家单位同时出资、同步改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居民意见不统一,推进工作困难重重。“有的居民认为漏点离得远、影响小,不同意施工改造。”福祥社区社工朱雪丹说。
为此,交道口街道先后4次组织产权单位开会,最终解决了资金和施工步调不一致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居民沟通,最终全票通过改造方案。
今年10月,改造工程终于顺利动工,重新铺设上下水管线,同时解决自来水不畅以及污水满冒等各类问题。不到40天,居民就用上了清澈、稳定的“放心水”。
打开院内新修好的一处自来水井,北京首华置业有限公司工地现场负责人徐强介绍道:“原来的自来水管道使用的是镀锌管,现在更换的是镀锌衬塑管,不易生锈和产生漏点。”
除上下水管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记者获悉,东不压桥胡同28号院还被纳入第二批央企在京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将于2025年启动整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