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两岁的星星被妈妈准时送到了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卫健委三幼”),幼儿园老师早早地在门口迎接。星星拉着老师的手与妈妈挥手告别,开启了一天的幼儿园时光。

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谁来带娃”是一大难题。“听说家门口的幼儿园招收托育3岁以下的孩子,幼儿园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的师资团队,我们就决定把孩子送过来了。”这是很多卫健委三幼孩子家长的心声。

2023年以来,东城区充分发挥幼儿园托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托幼一体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服务向前延伸,逐步构建成熟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建设卫健委三幼为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用“家门口”的托育班破解“小小孩”照护难。

量身打造设施用品

自1951年创办,卫健委三幼已走过70余载光阴,其前身为东镇江托儿所,收托1.5岁至6岁幼儿,形成了托育教育一条龙。这里不仅能为3岁以下的“小小孩”提供40个托位,设立全日制托班,同时还将承担北京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实习基地等示范功能。

孩子们在这里的生活怎么样?走进卫健委三幼,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场地上摆放着众多游戏、体育设施;在室内,迷你桌椅、小书架、袖珍马桶、低矮床铺等设施一应俱全,绵绵屋、心理沙盘等特色教室活动丰富。

在一层的托育班,“小小孩”们正跟着音乐的节拍和老师一起跳舞。环顾托班教室,全都是为低龄幼儿量身定制的用品。“我们园有两个托班教室,共400平方米。还有一个专用教室,里面全部采用软包装修,具备丰富的低矮玩具,圆滑的棱角设施以及柔软和趣味性兼具的游戏材料,达到了‘软、圆、矮、趣、变’的要求,孩子们称它为‘绵绵屋’,所有设施用品都是为低龄幼儿量身打造。”卫健委三幼园长朱继贤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中小班使用的上下铺午睡床,在托班睡眠室里被替换为单层低矮小床。桌椅板凳、洗手池等,也是比小班再矮一点的尺寸。教室里,“娃娃家”区域备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争先恐后在这里进行角色扮演。玩具柜上,拼插类、益智类玩具种类丰富,还有触感的、声响的、可操作的图书,彩色软积木、袖珍小汽车等供孩子们尽情体验。

朱继贤表示,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进一步优化,为幼儿创设一个可操作的、体验式学习的环境,打造食育坊、中医药草药园以及绵绵屋、绘本阅读室、心理沙盘区等,使游戏与教育教学内容互相融合,培养幼儿身心健康、自信自立、合作乐群品质。

着重关注身心健康

“今年班里最小的孩子为两岁一个月,年龄小一岁,区别还是很大的。”卫健委三幼托育一班班长徐颖感慨道。在入园初期,会有部分幼儿有分离焦虑的现象,通过采取阶梯式入园的方式,让孩子们尽快适应。还有3天的家长陪伴日,有熟悉的亲人在身边,孩子们也能比较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缓解“小小孩”的分离焦虑,老师的陪伴尤为重要。卫健委三幼开展针对性岗位培训,取长补短增强教师全方位业务能力。在师资配备方面,目前每个托班配有保育员、保健医生共4位老师。

孩子小,需要老师的关注度更高,家园联系也显得至关重要。“在入园前,孩子可能在家里会有一些特殊习惯,我们会跟家长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在家里所有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帮助他们入园后尽快适应。”徐颖告诉记者。

卫健委三幼明确了“生命健康教育”办学特色,在活动规划中尊重幼儿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倡导以健康为主线,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及与人文明交往的习惯,在生活中为幼儿扎牢成长根基。

上午10点,在户外活动区域,孩子们在老师的陪同下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以体育开放游戏强健健康体魄、心理沙盘区塑造健康心理、中草药园区提升健康认知、社会适应区奠基健康生活、食育坊养成健康习惯5个健康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使医育融合有机结合,提升幼儿园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朱继贤介绍说,比如体育开放游戏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科学地配备了低跳箱、转椅、摇摇乐等专项器具,使不同年龄的幼儿集体参与活动,有效提升合作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强健体魄。

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指出,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和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等,释放出国家越来越重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信号。

东城区高度重视“小小孩”工作,按照《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要求,全区现有托位总数1785个,其中53所幼儿园托班托位1260个,托育机构托位525个。全区普惠托位达880个,其中普惠幼儿园托班托位800个,普惠托育机构托位80个。

当前,通过推进普惠托育服务资源配置,东城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托育机构和幼儿园托班共计38家,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街道覆盖率达到88.24%,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办托,为百姓提供丰富、多元、便捷的托育服务。

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卫健委三幼为依托,成立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