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交道口街道工委在东城区“正阳先锋”党建品牌的指导和引领下,积极探索打造“正阳先锋·南锣好Young”青年党建品牌,出台《关于推动青年干部在街道中心工作中挺膺担当主动作为工作的意见》,力争将青年干部培养成为党政理论的“宣讲员”、工作成果的“执笔人”、街区特色的“代言人”、文体活动的“拼搏者”、社区建设的“排头兵”、基层治理的“先锋队”,为加快建设宜居兴业交道口、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南锣好Young·立根铸魂、不负韶华

  一是强化思想淬炼,汲取奋进力量。成立街道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社,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专题研讨2次,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达成共建协议,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组织“红色区块 青年面对面”、党纪学习教育联学共建等活动10余次,不断提升青年干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觉悟和境界,确保青年干部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组织开展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提升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设置政治理论、国际形势、意识形态、技能演练等课程10余节,举办接诉即办工作能力素质提升培训5场,进一步激励青年干部永葆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帮助干部立足基层、着眼长远,为青年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强劲力,增强治本领。

  二是搭建展示平台,彰显青年风采。组织开展“汇聚青春力量 携手共建新功”演讲比赛,邀请辖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到现场担任特邀评委,从专业的角度评估选手演讲表现。组建街道青年干部百姓宣讲团,围绕“强国复兴有我”开展精彩纷呈的宣讲,讲好交道口故事。青年干部们充分展示了不忘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的精神面貌和对基层事业的憧憬展望,坚定了践行实干担当、积极作为的意志信念,为建设宜居兴业交道口激发了青春活力。

  南锣好Young·强筋健骨、奋勇争先

  积极响应市区各级重点工作安排,建立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建设、防汛应急值守、文明城区创建等中心工作一线岗位清单,在机关、社区、两新领域分别成立“青年党员先锋队”,不断引导青年干部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一是在国家话剧院征收项目中,组建青年党员服务队,加班加点做好入户宣传、矛盾纠纷和重点上访人管控,77户居民全部按时签约,并顺利完成拆除工作,为营造通达有序的中轴线景观视廊助力。

  二是在清陆军部海军部旧址文物腾退项目中,涌现出一批挺膺担当、积极作为的青年干部,采取分片包户的工作模式,负责收集信息、宣传动员等工作,共开展入户走访200余次,完成了所有居民的入户摸底和对接联系工作,共涉及189户、659人,形成完整细致的常住居民信息台账,为下一步开展腾退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在简易楼腾退项目中,街道青年干部积极对接京诚集团工作组成员共同开展群众工作,9月起全面开展入户调查,宣讲简易楼腾退政策、跟进了解、解决居民需求,目前两栋楼居民申请比例达100%,其中一栋楼居民顺利完成100%签约。

  南锣好Young·筑梦前行、扬帆起航

  一是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发掘和培养青年干部。建立《交道口机关与社区“一对一”联系工作机制》,组织机关35岁以下青年干部与社区管片主任结对,下沉管胡同,支持社区日常工作,强化与居民群众的沟通联络。该机制推广以来,机关每名青年干部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入户走访,累计走访居民千余次,协助办理接诉即办案件,为未诉先办贡献青春力量。用好《交道口街道“接诉即办”工作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规定拟任副科级实职干部,须具备3个月以上接诉即办岗位经历,因特殊情况未具备的,任职后要补足工作经历,部门内不设接诉即办岗位的要到市民诉求处置中心挂职锻炼补足工作经历,2023年9月以来共有6名青年干部到市民诉求处置中心挂职锻炼,其中的4名干部提拔为副科实职干部。

  二是在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中激励和督促青年干部。结合《交道口街道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着重推进《青年干部基层工作纪实日志》,通过日记录、周小结、回顾机制,探索建立青年干部成长档案、定期反馈绩效结果、跟踪记录成长轨迹,确保每一位青年干部有所得、周有所获、月有所长、年有所成。注重与优秀干部评选等一系列考核制度相结合,探索建立青年干部成长激励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青年干部的共识与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