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红楼向西漫步几十米,穿过历史悠久的中老胡同,首开首院文化金融产业园(以下简称“首院”)映入眼帘。作为皇城景山街区片区式综合更新试点,首院历时3年完成改造,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企工作。目前,园区招商工作基本完成,北京首店、特色文化空间陆续开业,文化金融产业龙头企业即将入驻,园区预计今年5月正式开园。
龙头企业、首店入驻,激活区域经济
首院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22号,毗邻中轴线,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园区内共有9栋建筑,原为首开集团总部办公楼。2021年首开集团将总部迁出,这里经过改造成为集办公、商业、公共文化、园区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园区对每栋楼现状空间进行系统梳理,综合研判后确定了招商目标:大空间聚焦文化、金融、科技融合的龙头企业,引领街区产业发展;小空间落位首店经济,文化、艺术元素和商业嫁接,为区域商业发展带来活力。目前,园区招商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服务龙头企业国新健康、广东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南方出版传媒北京中心即将入驻,餐饮、文化等商业空间陆续开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9栋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主干道两侧,其中4栋是独栋办公楼,内部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北门处的微展馆正在举办书法作品展,墙上配备了数字大屏,用来展示皇城景山街区数字孪生系统。微展馆旁边,永璞咖啡北京首店于去年8月开业试运营,作为国内浓缩咖啡开创者,其主打产品闪萃便携咖啡很受消费者欢迎,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国潮风店内装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据了解,未来园区还将引入高品质餐厅、开心麻花剧场等商业空间,园区预计今年5月正式开园。
特色文化空间开业,传承百年文脉
首院文脉可追溯至百年前。1925年,顾颉刚、朱自清等文人在首院北门附近成立景山书社,出版的《古史辨》等书籍受到读者欢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景山书社闭店。1946至1952年,大院成为国立北京大学校舍,先后入住过36位教授及其家属,成为那个时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
为了传承百年文脉,去年12月,北京首开首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院公司”)运营的文化空间——首开书院·景山书社在园区内开业试运营。书社联袂北大书店在图书、展览、活动等领域合作,力争成为“寻迹新文化运动”“寻迹北京大学”的必到之地。
推开书社大门,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书架上摆放着北京历史、民国文化、京味文化等书籍,复刻北大教授旧居的微缩景观墙瞬间将人拉回旧时光。楼梯设计别具匠心,梯面是“根深叶茂”的设计理念,楼梯后面则是一本本书籍,寓意知识的阶梯。柜台上,各种文创产品格外吸睛,既有首院公司原创的圆梦百年系列瓷盘礼盒和趣拼台历,也有合作单位的书签、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手。
店内设置了舒适的桌椅,还配有电源和充电设备。春日的午后,人们临窗而坐,点上一杯茶饮,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温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书社窗外挺立着一棵百年国槐,见证了大院的风云变幻,首院公司围绕古树打造面向皇城景山街区的精神文化地标——大树艺术中心。今后,大树艺术中心将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届时书社还将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举办“聚首沙龙”“大树艺术季”“大树亮灯仪式”等活动,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