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5月7日召开的东城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2025年全体会议获悉,到今年底,东城区将全面完成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首个建设期任务。

东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城区今年将从五方面重点任务发力,预期实现全年市场总消费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均增长4.5%左右;王府井×前门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加力推进,隆福寺二期开街运营;引进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不少于100家;消费活动IP巩固提升,深化“五圈五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实施老字号振兴行动等目标,将东城打造成为人文魅力独特、消费品牌荟聚、时尚活力彰显、品质体验一流的国际消费地标。

统筹商圈联动发展,丰富高品质载体供给

今年,东城区着力打造高品质高能级商圈商街,有序推进王府井×前门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引导五大商圈聚焦定位提质升级,特色商街创新发展。

打造地标性消费项目。发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引领支撑作用,实现隆福寺二期顺利开街运营。开展王府井戏剧谷建设,联动周边酒店、商场、书店与剧场。综合老字号资源,将前门商圈打造成以“老字号+国潮”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消费圈。

商圈商街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支持王府井工美大厦设立艺术非遗潮品集合店,推动自主品牌转化;银泰in88完成提质扩容,来福士优化业态,提升商业展示力度,助力品质消费。同时,东城区持续优化便民消费网络,推动家政服务与社区多项服务融合,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加强消费资源整合,引领多元化品牌创新

东城区积极创新多元融合消费场景。推动街区、亲水、演艺等消费场景与周边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加速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推动“潮东里”“禄米仓”“龙潭中湖”等潮流打卡地多元消费融合,以“东城消费50强”引领扩大优质供给。

培育孵化新消费品牌。鼓励发展文化休闲、美妆美食、体育户外、健康养老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应用数字技术更新产品与服务,发挥红桥市场、王府井19号府、南阳共享际等新消费品牌孵化地的示范作用,持续孵化新消费品牌。

焕发老字号生机活力。依托老字号集聚区建设,拓展展示空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出京味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实施老字号振兴行动,引领老字号创新发展。

助力北京国际美食之都建设。东城区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支持品质餐饮进文旅设施、体育馆、博物馆等,推进餐饮消费与文旅体博等融合发展。将前门鲜鱼口打造为北京特色餐饮聚集街区,支持弘扬传播茶文化的各类茶馆、综合体验空间发展。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东城区今年将推动重点重奢品牌旗舰店开业,更大力度引进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不少于100家,到2025年底累计引进首店突破500家。此外,鼓励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政策,吸引新能源汽车品牌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体验中心落户东城,焕新大宗消费。

培育壮大新兴消费,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

东城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故宫以东”共创计划,加快建设“文化金三角”。鼓励市场主体拓展“文旅+科技”场景应用,丰富博物馆数字化导览系统和体验场景。深化“大戏东望”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等聚集高品质文化消费新业态。

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进中轴线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博物馆、景区等场所延时错时开放、夜间游览,加强文博体育场馆、演艺空间等场所周边配套设施及交通保障,有效推动旅游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创新发展数字消费。东城区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中轴线商业化应用场景标杆。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云旅游、云展览等消费新形态蓬勃发展,特色直播电商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协同发展。

激活体育消费热力。提高大型赛事组织运营和商业化水平,提升传统品牌赛事影响力。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区域体育消费聚集。

此外,提升区域国际教育质量,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区域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医疗康养消费规模,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平台,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扩大“北京普惠健康保”宣传覆盖面。

打造东城消费IP,重塑品牌化消费形象

东城区积极营造活跃的消费氛围。整体策划全域全时促消费活动,以“韵东城·购JING彩”为主题,构建“1+2+5+N”四级促消费活动矩阵,持续扩大东城消费声量和影响,打造圈街联动、互相呼应、各具特色的消费IP。以2025年全国“老字号嘉年华”暨北京“王府井金街过大年”启动仪式精彩开年,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引领年俗新风尚,丰富提升“‘香’遇王府井”“前门国风节”“隆福潮流艺术节”“簋街不夜节”“崇文喜市”等“五圈五节”品牌活动内涵,“微风露台计划”、新能源汽车品质生活节、南新仓消夏美食节联动百场市集活动,释放消费潜能,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王府井论坛提质升级,积蓄势能打造高层次消费领域合作与交流平台。助力北京时装周成为具有国际美誉度的时尚消费风向标,打造时尚消费聚集地。

全力打造“王府井发布”IP。实施“王府井赋能计划”,将王府井大街打造成一个品牌全球发布和展示平台,推动王府井街区成为国际文商旅品牌发布的新窗口、新高地。设立“王府井发布”直播间,助力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

推动市场循环互促,营造便利化消费环境

东城区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鼓励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大中国品牌海外宣传力度,借助进博会、服贸会等平台促进供采对接。

打造消费友好环境。强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扩大“即买即退”服务范围,在王府井商圈设立集中退付点。落实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发入境游产品,加强外币兑换点和外卡消费终端建设,推进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深化无障碍环境建设。

优化消费市场营商环境。重点商圈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设施提升工作加快推进,大型活动许可审批流程简化,推动“两区”工作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大力推行大型展览展销活动“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提升机制运行成效。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消费领域促进政策不断完善,资金保障有力;引导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联动,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水平。提升消费保障和体验,依托“12345”平台持续优化消费咨询、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