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前永康社区,提起张桂芳,居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她会拎着刚买的蔬菜水果敲响独居老人的家门,或是抱着葫芦丝教材走向社区活动室,或是在志愿岗上认真值守……她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善举,书写着孝老爱亲的家风故事,编织着邻里相亲的温暖网络,让崇德向善的光芒照亮社区每个角落。
家庭里的“暖心守护者”
“以爱筑家”是张桂芳始终坚守的信念。面对半身不遂、卧床不起的婆婆,她每日天还未亮就起身,为老人精心梳洗,夜晚则守在灶台前,熬煮滋补的汤药,并用耐心化解老人的病痛烦躁,直至老人安详离世。小儿子自幼体弱,她跑遍多家保险公司,反复比对条款,只为挑选出最合适的健康险。当小生命降临,襁褓中的孙女成为她心尖上的宝贝,她日夜守护,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邻里身边的“及时雨”
“桂芳比亲闺女还贴心!”独居老人李奶奶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说出了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帮忙碌的上班族代收快递,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代购蔬果,还常常拎着水果上门,陪老人们唠家常、解闷……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构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看到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单调乏味,张桂芳发挥自己的葫芦丝特长,从免费教学做起。她热情地动员居民,鼓励大家走出家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她的带动下,社区陆续组建起舞蹈队、模特队。2016年,她更是牵头成立“康之声艺术团”。为了让艺术团顺利运转,她自掏腰包购买教材,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居民加入,还专门开设“零基础课堂”。即便术后卧床休养,她仍心系艺术团事务,通过电话协调各项工作。
如今,“康之声艺术团”已然成为社区一张闪亮的文化“金名片”,邻里们在悠扬的葫芦丝韵中,心与心的距离不断拉近。
社区公益的“螺丝钉”
“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重获幸福,我一定要回报社会。”怀着这份真挚的感恩之心,张桂芳活跃在社区的各个岗位上。在“东城守望岗”,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都坚守岗位,守护社区平安;在垃圾分类桶站旁,她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指导居民分类投放;社区文艺演出时,她既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又是幕后的统筹人,忙前忙后;环境整治中,她总是带头清理卫生死角,不怕脏、不怕累。
2023年,张桂芳被授予北京市“一星级志愿者”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对她无数个日夜辛勤服务的高度肯定,更是她“社区是大家庭,人人都该搭把手”坚定信念的生动写照。
从家庭到社区,张桂芳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微光,点亮家庭、照亮邻里,她把崇德向善的种子播撒在她走过的街巷、院落……为“崇文争先”的城市画卷增添了一抹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