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向“最美一公里”转变。近日,榆垡镇综合文化中心广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乡村文明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自我防护应急避险能力,科普志愿者老师通过现场讲解向群众宣传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并与现场群众互动,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广大市民应对地震灾害能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大家身边。

爱国教育宣传活动——制作京剧人偶。通过对京剧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居民了解京剧常识,引导居民进一步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

中秋文化宣传活动——制作京剧装饰画相框。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非遗结合,让广大居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感受节日气息,居民朋友们欢聚一堂,感受国粹的韵味,共度传统佳节欢乐时光。

文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制作马赛克瓶。活动聚焦“文明交通”主题,通过将文明宣讲与DIY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宣传教育。课上,志愿者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正确行路、骑行、乘车等方面交通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在骑行和乘车过程中务必要佩戴好头盔、系好安全带,切勿乱骑行、横穿马路。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参与者们进行创意DIY马赛克花瓶制作,将一个个简陋的花瓶低胚通过色彩的组合装饰城精致的花瓶,五彩斑斓,创意十足。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以文明宣讲与DIY课堂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文明创建+传统文化”的生动融合,除了让群众体验到了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更了解了文明交通的重要意义。

法制教育反诈宣传活动——非遗刻板印刷。法治教育宣传“邂逅”非遗创作,开启普法新方式,为群众带来别具一格的反诈盛宴,将反诈宣传融入刻板印刷非遗文化,打造“民俗+反诈”宣传新形式让现场群众耳目一新在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将反诈知识深烙心中。

生态文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制作干花相框。本次活动通过趣味的方式给大家科普了垃圾分类小知识。志愿者老师结合垃圾分类趣味卡片、宣传栏图解,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厨余垃圾的处理和变废为宝的知识,教导大家如何合理利用发酵化肥养花护花。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居民们进一步了解了干花的形成与由来,以及干花与垃圾分类之间的联系。随后,大家一起动手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干花画。通过这次DIY活动,能够让居民更好地体验环保节约,进一步宣传了垃圾分类,引导大家从日常小事开始,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

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制作干花团扇。本次活动从礼仪概述、家庭礼仪、个人礼仪、见面礼仪、公共礼仪几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文明礼仪培训。随后志愿者老师带领“巧手”们体验干花团扇手工制作活动,带领居民朋友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术的丰富内涵,提升自己对文明有礼的认识,活动在动手又动脑之际更懂得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绿色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手提袋涂鸦。为树立环保、绿色、低碳的理念,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绿色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手提袋涂鸦活动,活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纷纷拿出画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环保袋绘画成不同的风格,很快一款款多彩的手绘环保袋完成了,大家看着自己亲手绘制的环保袋,纷纷表示自己画的袋子又环保又好看,现场氛围欢快融洽。本次活动帮助大家树立了绿色环保意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制作纽扣花束。本次活动以大手拉小手亲子形式开展,让孩子及家长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还通过锻炼他们的亲子互助行为,促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家庭幸福感。

航空航天科普活动——制作月球车。此次活动通过“科学知识传播+动手实践探索”的教学活动模式,开展科普讲座和动手制作两部分活动。活动旨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人造卫星知识、热爱航天事业。通过这一科普活动不仅可以展现我国的科技水平,更让孩子们真正了解航天科技的力量和价值,培养未成年人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科学原理,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下一步,榆垡镇将持续办好文化活动,讲好文化故事,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增强镇域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