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树为篱,以草铺地。近日,大兴区首个以临时绿化用地改建的“林下停车场”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据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大兴区按照“量化、细化、项目化、具体化”的原则,始终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精心组织谋划,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总体进度稳定位于全市前列。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停车入林”就是其中一大亮点。

创新:以空间利用提高停车供给

全区首个“林下停车”试点位于北臧村镇梨园村西南侧,占地面积5834.77平方米,其中停车位面积4445.65平方米,绿化面积1389.12平方米,共有128个停车位。

“原来这个村占道停车现象严重,‘早上出不去、晚上进不来’成为常态。”据北臧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农民生活不断提高,村里汽车数量不断增多,再加上外来人口进入,村庄停车空间严重不足,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自去年起,北臧村镇纳入市级治理类街乡镇名单,两年间聚焦群众诉求,围绕“停车管理、村庄出租房屋管理”两个重点领域,深化主动精准治理。

梨园村作为停车治理项目试点,充分挖掘空间资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对林地进行景观升级改造,同步复合公共服务功能,探索林下停车模式,利用新技术,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建设集中停车场地,提升生态空间开放共享程度。

生态:实现停车与绿化协调统一

建成后的“林下停车场”绿树成荫,高大乔木搭配低矮绿篱,外围道路旁栽植较高绿篱形成绿墙。场内则是以生态植材砼铺路,停车位用绿化植草格固土,以达到“绿色”最大化。

据北臧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林地良好生态基底,在规划停车空间的基础上,又种植了100余棵法桐、6000余棵黄杨和3万余棵卫矛篱等植被,形成生态围栏,使生态覆盖和停车空间同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场内铺路用的“生态植材砼”,是以植物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可预制和可现场搅拌铺设的专利新材料。该材料气候适应性强,透水性和阻燃性能好,耐盐碱和盐冻,可以有效保护林地土地不受伤害。

另一方面,选择了集停车、绿化、蓄水等功能于一体的HDPE绿化植草格建设车位,平整稳固、性能稳定、排水优良、寿命持久,还可回收利用,可提供超过95%植草面积,能在吸音、吸尘的同时,提升绿化效果和环境品位。

成效:多渠道构建停车供给系统

停车治理项目启动以来,北臧村镇笃行不怠、靶向施策,梨园村停车治理工程立足村庄用地布局,整合村庄内外可利用空间,除了进林子,还通过进院子、进巷子、进园子,争取停车空间。

在街巷空间改造初期,北臧村镇党委、政府以及梨园村“两委”主动入户沟通,逐户解释停车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深入了解每户村民的不同需求和意见,同时借助“村里人”议事会,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类诉求。

在推进“示范街”试点建设时,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如约如期落实相关配套便民措施,通过花墙拆除与路面整修同推进、堤水拆除与管线入地同实施、无法迁移设施保留与改造同落实等,使村庄街巷变宽,在满足4米消防通道要求的基础上,施划路侧停车位446个。

梨园村停车治理项目通过深入挖潜村内停车空间、合理建设集中停车场地等,增设停车泊位、完善停车设施、规范管理制度,多渠道扩大停车供给。截至目前,“生态港湾”林下停车场建设工程已完成并移交村委会管理使用,村内街巷改造工程也已全部完工,累计提供村庄停车泊位564个,有效缓解了梨园村“停车难、出行堵”等现实问题。(这里是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