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携手庞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共迎未来。

  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美育工作深度融合,以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戏曲进校园”工作为核心,精准对接远郊区教育需求,全面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其中,与庞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深度合作,成为文旅赋能教育、激活乡村文化活力的生动实践。

  精准破题 构建特色戏曲教育模式

  文化活动服务中心依托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立足远郊区学校现实情境与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直面远郊区学校距离远、艺术资源匮乏等现实难题,深度融合对学生认知、路径与潜能的精准研判,为学校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工作中遵循“一校一特色”的思路,将校域文化积淀转化为独特优势,推动戏曲文化浸润校园肌理。课堂上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及理论讲解,通过唱、念、做、打等专业示范,对学生进行指导授课,夯实戏曲知识根基;以常态化社团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多元支持,形成“课堂筑基+社团赋能”的立体培育模式。

  系列举措不仅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拓宽了学习视野,让每个孩子在戏曲浸润中获得更丰富的成长可能;更以此为支点,进一步为传统文化传承厚植沃土,形成从个体成长到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

  庞一小三度“摘梅” 中心托底护航攻坚创排

  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始终与庞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并肩协作,从传统剧目复排到原创国剧创排,中心用担当托底,用实力护航,持续突破远郊区资源与地域限制,在各项比赛的激烈角逐中过关斩将。学校原创校园国剧连续三年在国家级、市级赛事中脱颖而出,三度“摘梅”,屡获殊荣。

  此次原创国剧《狐假虎威》的打造,是双方在“文教融合”道路上的又一次深度探索。主创团队深挖传统寓言的教育意义与文化内涵,融合京剧唱念做打表演形式,将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创新性搬上戏曲舞台,获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和评委的高度评价。“剧目演唱俱佳,以京剧演绎成语故事,创意新颖;小演员们功底扎实、灵动鲜活、形神兼备,兼具童趣与艺术感染力,其中可见幕后老师的辛勤付出和‘一棵菜’精神”,专家点评道。

  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深入实践,是践行美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抓实干,是台前幕后老师们倾注的心血与热情,是对双方多年来携手深耕戏曲文化艺术工作的有力印证。

  未来,大兴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还将持续深化“文教融合”机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美育工作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惠及更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