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礼贤镇精准捕捉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量身打造多元文化惠民平台,让不同群体在参与中收获成长与乐趣,解锁文化幸福新“菜单”。
“白+黑”错峰培训 工作兴趣两不误
工作日难抽身?周末想放松?礼贤镇精心奉上“错峰培训菜单”,把文化课堂搬进群众的“时间缝隙”里,工作日晚上主打沉静型文化体验,书法培训教室里墨香袅袅,忙碌一天的人在笔墨中疗愈身心、感受传统;周末白天,瑜伽垫上居民们伴着舒缓的音乐舒展身体、释放压力......不扎堆、不冲突,错峰培训像一把“时间钥匙”,打开了不同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大门,让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时间,收获属于自己的文化获得感。
“校+地”暑期联动 实践成长双提升
校地手拉手,知识活起来,实践接地气,礼贤镇在暑期联动6所首都高校,打造集普法宣传、社会实践与研学拓展于一体的暑期成长平台。为高校学生和镇域青少年搭起一座双向奔赴的“成长桥”,高校输出知识资源,带来各类专业培训;地方提供实践土壤,让高校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练本领、增见识,让镇域青少年在家门口收获知识与活力,让暑期充满“成长感”。
“技+趣”非遗体验 文化传承接地气
不搞枯燥说教,只做趣味互动,这是礼贤镇非遗工坊“技+趣”非遗体验课的日常。礼贤镇把课堂搬进镇内非遗工坊,从讲解技艺渊源到“手把手”示范,从设计趣味挑战到鼓励自由创作,让参与者在亲手实践中,触摸老手艺的温度。没有距离感,才更有生命力,礼贤镇的非遗体验,让“高冷”的传统技艺变成了能上手、能带走、能分享的生活乐趣。
从错峰培训的贴心安排
到校地联动的双向赋能
再到非遗体验的鲜活传承
礼贤镇用一场场
有温度、有创意的文化实践活动
把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让文化真正融入日常 扎根生活
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快乐 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