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镇社区建设办公室依托“贤言礼语”话家常社区大品牌,用一次次“走心”的行动,给出了温暖答案。

  社区是家,干净安全才舒心。”这句常挂在礼贤镇社区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嘴边的话,正是他们治理“堆物堆料”这一社区难题的初心。如何在尊重居民生活习惯的同时守护公共安全?礼贤镇社区建设办公室依托“贤言礼语”话家常社区大品牌,用一次次“走心”的行动,给出了温暖答案。

  畅通“生命通道”

  “15号院6号楼门旁边的消防通道堆了好多东西,人过不去,还有异味,招得苍蝇蚊子到处飞!”8月的一个早晨,社区办的电话里传来汇贤家园一位居民急躁的声音。社工们立刻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头一紧,原本2米多宽的消防通道,被从地面堆到半人高的废品占去了一大半。

清理前

  经查,这些废品是6号楼的一户居民攒的,工作人员立刻开展上门入户调查,“这些东西本想等我爱人出院了拉去卖,可他前几天突然病了,我低血糖,心血管也不太好,实在挪不动这些玩意儿。”居民为难地表示。

清理中

  了解到居民的难处后,社工们表示:“您不方便,我们来!”年轻小伙搬重箱子,女同志整理零散瓶子,保洁师傅用扫帚清扫地面。 一个多小时后,三车废品被清运干净,消防通道重新恢复了畅通。社工们笑着摆摆手:“以后您要是攒了废品不好处理,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帮您联系上门回收!”

清理后

  车棚里的“胶带大战”

  这边15号院的难题刚解决,社区又接到反映,13号院电动车充电车棚的东北角快被“杂物山”占了。几平方米的角落堆着旧棉被、大块塑料泡沫,最让人揪心的是,旁边就是正在充电的几十辆电动车,插座线离泡沫堆不到半米。“这塑料泡沫易燃,万一电动车充电短路打火,后果不堪设想!”社工们倒吸一口凉气。

清理前

  杂物的主人是住在附近的陈大爷家。敲开家门,大妈一看是社区和物业的工作人员,大妈笑着招呼:“是为车棚那点东西吧?我想着天凉快了再收拾,不急。”“大妈,您看这车棚里都是电动车,充电时温度高,泡沫挨着多危险啊,一着火,整个车棚都烧了,多吓人。”社工们耐心地说着问题的严重性。

清理中

  大爷推托着说:“这塑料泡沫,上面粘着胶带,回收站不爱收,一时半会也清不完!”“我们人多,一起帮您撕!”说着社工们撸起袖子,拿起一块块泡沫认真撕胶带,连边角的残胶都用指甲一点点抠掉。有了社工们的积极带动,大爷大妈也收拾了起来。

清理后

  天气炎热,社工们买了柠檬水,“大爷大妈,你们先歇歇,赶紧喝口水,别中暑!”陈大爷拿着说:“你们为了大家伙的安全这么上心,我们哪能拖后腿?以后攒点东西立马卖,绝不再堆车棚!”两个小时后,车棚角落的杂物被清理一空,地面干干净净。看着整齐的车棚,陈大爷直点头:“敞亮!真是敞亮!”

  让整洁成常态

  清理结束后,社工们在社区微信群里分享了前后对比图,居民们纷纷点赞:“看着就舒服!”“为社工们点赞!”更有居民主动说:“我家阳台也有点杂物,这就收拾!”

  清理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让大家养成保持整洁的习惯。接下来,社区将每月设“便民回收日”,联系正规回收站上门收废品;在楼道、车棚等公共区域张贴“禁止堆物”提示牌,配上火灾案例图增强警示;还会组织“邻里互助队”,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及时处理废品。

  “居民的理解和配合,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社工们看着干净整洁的社区,脸上满是笑容。从一个个堆满杂物的角落,到一条条畅通整洁的通道,礼贤镇用细节里的温度,织密社区“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