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地区经信分局以强化工作职能建设为基础,以服务与监督并重为原则,积极推动燕山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地区工业和科技企业发展,将惠及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提升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地区社会综合发展,让智慧城市服务惠及民生服务,“服务温度细致入微”。为企业服务,紧跟时代,求新求变,聚人才、兴科技、强产业,不断激发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和原动力,“工业温度激发产业活力”,服务企业“暖”经济。
绘制智慧城市蓝图
2018年燕山工委、办事处顺应首都功能和发展方式转变趋势,立足房山区“三区一节点”定位和“一区一城”新房山目标,提出“一城两业”。2022年是燕山智慧城市开始建设的第五年,先后规划完成《燕山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形成了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平台赋能,夯实智慧根基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将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社会综合治理中心、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应急管理中心、12345市民热线处置中心和智慧园区管理中心集合于一体的“六心合一”综合指挥管理中心,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所有系统的统一部署、统一使用、应用管理、指挥调度、数据展示等功能。开发建设地理信息共享支撑平台,政务服务共享支撑平台,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对后续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燕山整体信息化体系起到了支撑作用。
整合资源,便利城市生活
搭建公益服务银行平台,构建“互联网+市民服务”的新机制,完善公益循环生态和社会信用体系。应用集成平台运行安全,实现“来公益吧”微信小程序、商业服务系统、面向居民开放的政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整体布局,强化领域应用
围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开发并推广了智慧交通、平安社区、老年餐车、垃圾分类、燕山经济等一批智慧应用,依托已建成的共享支撑平台,为燕山地区在解决疫情应对、社区治理等实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燕山智慧城市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流量基础,为提高城市智能感知能力和运行保障水平以及赋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大范围覆盖
星城街道率先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地区公共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星城街道和燕东路沿线已完成5G智慧灯杆建设,为后续户外智能应用服务提供了基础支撑。在物联感知终端布设方面,积极推进地下管网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传统基建数字化改造。
五年来,燕山智慧城市的发展在“依据规划标准建设,结合实践探索,把握趋势与时俱进,融合技术发展创新“的原则下,以建设推动应用,以应用提升效用,以效用促进迭代,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努力实现智慧城市引领燕山“一城两业”的战略目标。
激发工业产业活力温度
工业温度已向更科技、更高端、更智能不断延展。经信分局为企业服务,紧跟时代,求新求变,聚人才、兴科技、强产业,不断激发地区企业的创新性和原动力。与企业家交朋友,深化燕山工委联系企业家工作方案,加强管家服务,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
政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切实减轻疫情对地区各领域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燕山地区用更有力度的措施和更有温度的服务,助力企业生产运营回归正轨。
多项政策齐出台,助企惠企“有力度”
出台《燕山地区关于助企纾困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提升政府精准服务企业水平、激励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扶持商服业企业发展等9个方面,13条纾困举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00余万元,助力地区217家企业快速恢复产能和经济活力。
“即申即享”全覆盖,政策申报“有速度”
为提升政策服务便利度,地区各相关部门主动对接行管企业,加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全面推行“即申即享”,加快审批流程,覆盖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餐饮业等行业,政策申报更便捷。
惠企政策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有温度”
燕山工委、办事处分级开展助企纾困走访活动,为企业发放扶持资金,深入了解企业真实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发展能级,做好“高精尖”产业文章,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经信分局将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打通创新链条,吸引国际优质创新资源配套建设,构建开放创新的集成发展模式。着力把助企纾困政策用足用好,把政策宣传解读和服务清单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惠企政策精准度、覆盖面、有效性,让地区内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助力企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