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晚22:00,突然接到医院领导电话,选派我去增援刚成立的天湖方舱医院,主要负责协调联络及沟通工作。

由于从来没有在隔离点或者方舱工作的经验,作为一名妇科医生,在疫情发生的这三年里我穿上防护服给密接的患者做手术,但没有真正接触过新冠确诊患者。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如果做不好岂不是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和重托?……挂断电话后的一瞬间我有些不知所措。在与同样是临床医生的爱人说明情况后,“袁哥”拍了拍我的肩膀,温柔的说道:小唐同志,既然院领导已经将这个重任交付与你,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家里和孩子就交给我,放心吧!”

带着爱人的支持和鼓励,我踏上了征途。当天夜里23:00,来到了天湖方舱医院指挥部,指挥部灯火通明,同事们都在忙碌着,我赶紧放下行李,跟医疗队长张磊还有负责院感的李丹慧进行沟通,了解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并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凌晨三点多。护理队长肖雪带领同事们完成了36名患者的接收,接下来还要梳理患者信息,安排床位,问询症状,指导服药……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没想到,第二天又是继续打硬仗的一天。核对床位使用情况,核对在院患者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梳理,筛选出高危患者加强监护,认真学习有关方舱医院的各项文件,接打转运组电话核实即将转运的患者信息并进行筛选,接收符合入舱条件人员,接打转运司机电话并负责电话指路,方舱内工作人员各种请示汇报及指挥部领导的指示……这一天又忙到了凌晨两点,共接收109名患者,最小的患儿刚2月余,最大患者为78岁。期间,有一位三岁的小朋友,因为喉炎在发热门诊就诊后经儿科专家评估,在父母陪伴下来到方舱,到达后父母觉得方舱太冷,担心加重孩子病情,坚决要求去别的定点医院,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好接收医院。半夜3点左右,刚躺下休息没多久,迷迷糊糊接到了小患儿父母的电话,对我不厌其烦的为他们沟通安排接收医院表示感谢,虽然后半夜真的有些寒冷,但得到家属的感谢心里还是暖暖的!

在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天湖方舱医院整体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患者接收转运流程、物资及餐食运送流程、标本接收转运流程、驻地生活管理制度及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及时解决和修正。张磊队长和肖雪队长带领14名医护人员奋战在红区,绿区内李丹慧负责院感工作,宋丽负责传染病报卡,林超宇负责方舱所有工作人员及患者每日核酸检测,大家工作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配合默契,坚决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守护患者的健康。

三年的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远了,但是医务人员的关爱与责任一直陪伴在患者身边。白衣执甲,不虚此生,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早日取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