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日开始,一周不眠不休的168小时,10080分钟,604800秒,高血压、失眠焦虑......连续作战后的不适症状充斥着大家的身体,2个同事相继病倒,50多人在咬牙坚持,每天近200人次的接诊,10多人次的重症抢救,7-8名的危重滞留,没错!这就是近一周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急诊科的工作常态。
隔离衣、N95、面屏、手套,坐在诊室里忙碌起来就是一整天,很多医护需要抢救室和诊室来回穿梭,连续工作7、8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不吃饭,因为有看不完的病人,执行不完的医嘱,实在饿的心慌手抖了就赶紧吃块糖,每每看到同事们蜡黄的脸,布满血丝的眼,却还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接诊病人,抢救病患,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的淌了下来。
12月2日下午开始,急诊科病人激增,危重病患越来越多,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夜里2点,不得不抽调白班的大夫来支援夜班。大家马不停蹄的投入战斗中,面对接踵而至的病人,各种危重抢救的时刻,即使再苦再累大家都咬牙坚持着,虽然加强了夜班的力量,也接收了支援的大夫,然而面对大量的患者仍然是杯水车薪,白班的大夫常常忙到晚上9、10点钟才走,而小夜经常一上就是一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状态下,却没一名大夫退出,没有一个护士掉队,因为大家心里想的都是病人,装的都是彼此,为的都是急诊科能够正常运转,多看一个病人就能多挽救一个生命,坚持住不掉队,就能让战友轻松一些。就是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让我感动。
我不想说我们无坚不摧,因为人身都是肉长成,我们也会哭会累,会焦虑失眠,会害怕和恐惧。不想说我们战无不胜,因为也会有无奈叹息,有难过泪水,然而这么多天我们相互搀扶着走过来,相互鼓励的坚持住,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心存必胜的信念。我们始终是个团结的集体,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园,而亲密的战友就是家人,这个集体给了我们家一样的温暖,也给了我们家人一样的责任,让所有的人都愿意为她去付出去奉献。永远记得护士妹妹们用糖块充饥,在最无助的时刻每一句温暖的话语,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以“救死扶伤战疫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守阵地,迎接胜利曙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