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经办机构连着千家万户,是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在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如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社保服务,成为了各级社保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房山区社保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服务举措、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内容,坚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做实,不断在细微之处完善服务,彰显人文关怀。

党建引领聚合力

近日,“房山社保会客厅”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会上,中铁十四局的人力资源经理李女士提出了关于新员工社保缴纳的疑问,担心企业规模扩大后社保缴纳流程会变得复杂。面对这一担忧,房山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解释了政策,还立即演示了线上操作平台的使用方法, 并承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确保企业能够顺利为新员工办理社保。

近年来,党建引领已成为房山区社保中心推动社保服务创新的重要力量。房山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以‘三心事会诊中心’ 党建品牌为引领,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探索开展‘房山社保会客厅’活动,由点带面抓业务,由表及里优服务, 以 ‘未诉先办’ 解急难愁盼,不断提升社保服务质效,持续擦亮党建品牌。”

此外, 房山区社保中心还通过政民互动“连心桥” 累计服务群众11000余人次;通过 “三心事会诊中心” 展开 “会诊”120余次,并荣获房山区2024年度平安好邻居 “我来办” 之星。

营商环境见真章

不久前,房山区社保中心大厅里一位神情略显紧张的女士吸引了大厅值班长的注意,经过了解,原来她是来 “偷师”的。

“我们公司刚成立不久,很多社保业务的办理我不是很熟练,想着来社保中心咨询并学习一下。”李女士说,在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后, 房山区社保中心立刻组织专业团队上门服务。不仅为企业解读了相关政策,还根据行业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灵活的参保方案。同时,他们还手把手地教企业员工如何在线上平台缴纳社保费,确保企业能够轻松应对社保缴纳工作。

“万万没想到他们还主动提供上门服务, 我真是太感动了。” 对于房山区社保中心上门服务的举动,李女士惊喜万分。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房山区社保中心从细微工作入手, 优服务、 强保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除了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还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效率,通过 “一网通办” 服务,实现社保业务线上办理和查询,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

在细致服务的加持下, “办理社保业务更加便捷、 高效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群众的切身感受。

监督强化筑防线

在社保基金的安全管理上,房山区社保中心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实地核查等方式,对社保基金的缴纳、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不久前,房山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在数据分析中发现某企业存在潜在的漏缴风险。他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通过耐心沟通和细致核查,最终帮助企业纠正了错误,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要不是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及时提醒,真的漏缴,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对于这件事,该企业负责人至今心有余悸。

为了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房山区社保中心定期开展内控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工作, 对重点业务、 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确保每一项业务都符合规范。截至目前,房山区社保中心对重点业务开展内控监督检查9次,累计检查社保重点经办业务10748笔,有力地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适老化”

设立 “老弱病残孕” 绿色通道、 推出社保 “帮代办” 服务、上门提供待遇认证服务……为给老年人提供安心、省心、舒心的服务,房山区社保中心多措并举升级 “适老化” 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家住房山区良乡的王大娘因腿脚不便, 无法亲自到社保中心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认证业务, 工作人员得知后, 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帮助王大娘完成了认证。在办理过程中, 还耐心地向王大娘解释相关政策, 并提醒她注意保管好社保卡等重要证件。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截至10月,今年房山区社保中心已帮助高龄、重病、残疾等行动不便的退休老人开展上门认证1000余人次。

此外,房山区社保中心还定期开展 “防骗保” 知识讲座和老年人专场咨询活动。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有一次我就接到了诈骗电话,说得跟咱社保的同志讲过的情况一模一样。”房山居民张大妈表示,电话中,对方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进行诈骗,“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幸亏我听过讲座,要不真有可能被骗了。”张大妈激动地说。

为民服务无小事, 细微之处见真情。“希望通过我们的细微服务, 让社保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惠及万民, 也让社保经办机构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 传递爱与温暖的桥梁和纽带。” 房山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