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昼长夜短,清晨天刚蒙蒙亮时,房山区窦店镇各社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们已站在桶站,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最美“守桶人” 坚守保洁工作20年

颜素青,是窦店镇一名普通的垃圾分类督导员。2005年,颜素青加入到窦店镇沁园春景社区的物业队伍,成为了一名社区保洁人员。自2020年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她又增加了一项“守桶”的工作。每天7点至9点、傍晚6点至8点,颜素青都会准时出现在桶站旁,对桶站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和清洁。对于“守桶人”来说,最艰苦的日子就是寒冬和酷暑。夏天的垃圾桶总是散发出刺鼻的馊臭味,颜素青需要一边清理垃圾,一边忍受蚊虫的叮咬。到了冬天,又要忍受寒潮低温。她的大拇指上有一道很深的疤痕,就是在冬天用力分离冻住的垃圾而划伤的。对于“守桶”,颜素青很乐观,她乐呵呵地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坚持做好。”除了“守桶”,每天不断提醒居民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也是她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那天我着急上班,她接过我的垃圾。看到她头埋桶中,徒手分类的样子,挺受触动的。”后来,越来越多的像赵阿姨一样的社区居民,会主动将垃圾分好类,用实际行动回馈颜素青的劳动成果。

一线“守桶人” 也有给力的大后方

越是辛劳的日子,人与人之间的拥抱和连接越是珍贵。颜素青说,社区的“守桶人”之所以能够奋力前行,是社区给足了温暖和底气。为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督导员的专业能力,沁园春景社区会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的专题培训。培训通过政策解读、观看值守视频短片、现场问答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垃圾督导员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这些帮助,让“守桶人”的工作开展得更加游刃有余,也为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守桶人”总是被来自社区的温暖力量托住。夏天的防暑降温用品,冬天的御寒保暖用品,都是“守桶人”日夜付出“被看见”的见证。2025年年初,沁园春景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最美“守桶人”表彰活动,这是对每一位“守桶人”的认可和肯定,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鞭策。

“守桶人”的背后是无数力量的凝结

在窦店的这20年间,颜素青对窦店镇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力度深有体会。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既要社区整洁,也要户户干净。以沁园春景社区为例,对于2户9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社区会主动上门收垃圾,再进行垃圾分类。

不仅是垃圾分类,道路户户通、绿化亮化、庭院美化、安全饮水等环境治理都在提档升级。在无数“守桶人”的背后,是窦店镇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攻难克艰;是各村(辖区)的共同发力;是多方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典型做法,全镇高质量发展正不断融入生态底色。

如今,走在窦店镇大大小小的社区和村庄,是一条条绿树掩映下清洁平整的路面,一片片规划有序、生机勃勃的绿地公园,全镇宜居宜业的和美形象不断凸显,居民幸福指数不断升高,“共富窦店”建设也在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