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松是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炼油厂中压加氢装置工段长。他28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一直坚守着“争当先锋,报效国家”的初心,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用作为彰显劳动光荣,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新时代劳动者奋斗之歌。

端牢能源饭碗,锻造忠诚底色

2016年,为提高航空煤油产量,燕山石化决定采用直馏柴油裂化新技术,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扩能改造。刘劲松扛起了此次技术改造的重任,而且给他的时间只有不到半年。时间紧,任务重,刘劲松便与时间赛跑。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带领装置骨干白天穿塔林登高台查设备铭牌、读仪表流量,夜里挑灯查图纸、核资料,仅用两周时间,便为设计单位提供了上万个准确而详实的技术数据,技改得以顺利推进。技改施工前,装置中的残留油品需要彻底清扫,为此,刘劲松连续7天吃住在装置旁的值班室里,带领工友们加班加点清理管线,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才休息,5个月里,他瘦了20斤。2016年7月20日,在他的指挥下,国内首套直馏柴油裂化生产航煤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成功将劣质柴油组分转化为高值喷气燃料产品。

守护碧水蓝天,彰显奋斗本色

燕山石化作为北京市最大的车用汽油供应企业,公司汽柴油供应量占北京市成品油市场50%以上。2022年冬奥会前夕,北京市决定正式执行京VIB油品标准,进一步改善首都大气质量,助力绿色奥运。刘劲松积极参与京ⅥB油品质量升级工作,他勤于思考,反复试验,探求实现馏程限值、有害物质含量限值等重要指标达标的最优生产条件。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芳烃平衡和氢气平衡,他指导天然气制氢装置合理调整负荷,降低芳烃含量,确保油品质量满足要求。最终,京ⅥB油品按时供应北京市场,兑现了对国际奥组委的承诺。京ⅥB油品标准实施后,每年汽油车颗粒物排放可下降20%至30%。刘劲松用钻研的态度、过硬的本领,积极践行“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为改善北京市大气质量、守护首都碧水蓝天做出贡献。

服务保障冬奥,提炼担当成色

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是中国石化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战略合作项目。面对让众人犯难的新装置、新技术,刘劲松充分发挥其工作室在PSA运行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带领工作室成员指导氢气新能源装置开工。在刘劲松和工作室成员的鼎力参与下,燕山石化建成了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新能源装置。装置所生产的氢气,不仅点燃了冬奥会“鸟巢”主火炬,实现冬奥史上首次火炬零碳排放,还驱动着大批氢能汽车穿梭于冰天雪地,为冬奥会提供交通服务保障,为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能源技术的持续迭代贡献着光和热。

凭借一手好技能、一身好本领,刘劲松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第七季‘大国工匠’”“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2024年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他所领衔的“刘劲松创新工作室”获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职工“三创”创新工作室、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对此,刘劲松笑称:“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