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于路、兴景路、纪家庙路、芳菲路、丰台南路整治后“容颜”大改
又有5条道路完成治理 交通不再“卡脖子”
本报讯 “违建拆除了、交通顺畅了、出行遛弯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位于丰台区方于路、兴景路、纪家庙路、芳菲路、丰台南路等共5条道路整治后,“容颜”大改,解决了车辆乱停、机非混行的问题,营造了安全、顺畅、整洁的道路交通环境,受到市民好评。
快速响应 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兴景路沿线分布着多个居住小区、小学,区城管委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研议改造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后,对兴景路采取“保障慢行优先、完善道路条件、重新规划车位、增设违停监控”等措施,在治理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的同时,充分考虑沿线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如期完成道路施工治理,保障了居民和学生的多方面需求。
纪家庙路南起首经贸中街,北至三环辅路,其中丰台东路至三环辅路路段是三环路与新丰台站以及多个小区、学校、医院联系的最便捷道路,也是联系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的主要道路,10余条公交线路在该路段通行,交通量大。之前道路中央的绿化分隔带分布有40余株杨树,树干粗壮遮挡视线,不仅通行效率降低,而且杨树春季飞絮严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区城管委多次踏勘现场和征求意见,采用“拆除中央分隔带、实现双向四车道”的实施方案,同时就该段道路雨污合流问题进行了改造,实现了雨污分流。
多方协调 解决“卡脖子”难题
芳菲路沿线有多个小区,首经贸大学、首经贸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口腔医院、华坛医院等医疗机构,是道路沿线居民去往新丰台站、三环路和四环路的主要道路,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此前,该道路有两段堵点,分别位于北段和南段,均为一上一下通行,未实现规划,被沿线居民称为“卡脖子路”。
区城管委多次协调属地街道、园林、交通、地块权属、相关企业等,逐一破解难题,最终将北段最窄不足6米宽的街坊路改造成为宽9-14米、人行道从无到有的支路;将南段10米宽的中央绿化分隔带、一上一下改造成为拆除中央分隔带、两上两下并设置双侧停车位的次干路。在道路改造的同时进行了部分路段的积水点改造和雨污合流改造,实施了雨污分流,解决了老旧小区多年来污水无法自然排放的问题。
用“绣花功” 拓宽车道缓解拥堵
丰台南路沿线有多个小区,丰台五小科丰校区等教育机构、丰台医院等医疗机构,是联系四环路与新丰台站的便捷通道,是区域内主干道。此前,道路两上两下通行,之前道路受高压线杆、高杆照明等影响,车道压缩至仅剩1条。存在交叉口区域线形骤变、车辆并线等安全隐患问题,由于紧邻丰台医院,车辆掉头、转向等运行条件较为复杂,拥堵时有发生。
区城管委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打好“组合拳”,用好“绣花功”,将难以改移的高压线杆、开闭器等通过设置分隔带等措施进行围合,将剩余的空间通过线形调整、车道宽度优化、慢行系统完善等方式,实现了交叉口进口道渠化为3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连续,消除了安全隐患,极大地缓解了交叉口的拥堵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