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洒进窗户,大型垃圾车的轰鸣声也随之而来。“藏”在社区里的垃圾楼,每天的投放与清运带来的扰民问题,一直困扰着海淀街道三义庙社区居民。“喂,您好,是刘先生吗,您是打12345反映咱们院里垃圾楼的问题是吧……”三义庙社区书记杨冬玲向社区居民详细了解社区垃圾楼的反映情况。

记者了解到,三义庙社区始建于1983年,作为配套设施的垃圾楼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周围若干小区的生活垃圾中转工作。由于垃圾楼已使用多年,楼体及设备出现陈旧、密闭性差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垃圾中转量大、开放时间久,产生的噪音和异味更是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

“平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桶站中,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占大多数。我们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他垃圾集中运到垃圾楼内,然后再从垃圾楼转运到各个专业的垃圾处理站。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居民产生的日常的其他垃圾也会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了垃圾楼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这种情况给我们小区的居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海淀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张雪晨告诉记者。

接到居民反馈后,社区党委高度重视,由社区第一党支部成立专项协调小组,与区城管委(交通委)、海淀固废公司等单位实地考察调研,针对小区垃圾收集点选址、生活垃圾处置规范、垃圾清运频次及时间等问题研究处理方案,并召集社区居民共同召开专项协调会。

“夏天我们都没法开窗户,全是苍蝇蚊子;咱老旧小区停车本来就比较困难,垃圾车还挺大,一早工作就把道儿给堵了,其他车辆根本出不去。我的想法是,如果可以,申请把垃圾楼移走。移不走的话,咱们就把垃圾车工作的时间固定一下……”居民在协调会上纷纷反映了自己的心声。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将垃圾楼移走,如果条件有限暂时无法移走,是否有其他专业性的“较优解”缓解面临的难题,这些是他们最关切的。

对此,区城管委(交通委)固废科副科长孟占江给出了答复,“今天听到了关于三义庙垃圾楼密闭式清洁站对居民生活所造成的一些影响。如果想让垃圾楼移走,必须依据城市规划,垃圾楼往哪挪?移走怎么办?如果说近一点还好,远一点的话居民就会特别不方便。垃圾楼每天的运输距离如果很远的话,就会产生垃圾桶满冒的问题,尤其是夏天的厨余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对环境影响就会比较大。我想,还是可以通过完善建设和管理的手段来改善这样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安全管理,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上造成的影响。”

目前,三义庙社区垃圾楼开放时间已经从全天变成三个固定时段,从大型垃圾车改为小型垃圾车,并公示了每日清洁员的信息。接下来还会进行压损路面的重新修整、垃圾楼外立面重新装修、增加清洁消毒装置等措施。

杨冬玲表示,“居民的愿望是希望能把垃圾楼移走,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困难还是比较大,所以我们就迂回一下,通过提升管理方案,分时段地与居民错时错峰,解决院内垃圾楼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很多居民都觉得很满意。”

“原来是垃圾车一来,垃圾从小区大门口一直拉到垃圾楼门口,从早晨到晚上,院内的环境又脏又乱,味道还特别大。通过管理提升后,现在看不到那样的情况了,这说明他们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细致的。”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在垃圾楼移不走的情况下,就希望他们跟进服务。如果服务跟进得好,我们居民也会满意,现在垃圾楼暂时移不走,但服务跟上了,我们也会特别高兴。”

杨冬玲说道:“在以后的社区工作中,我们仍然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党建协调委员会这个平台,让各个单位都在社区治理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居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