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步道,五颜六色的花卉、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福美苑小区,对昔日光秃的草坪、无人问津的“边角地”进行“小而美”的更新、改造,如今这里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社区花园。
三级联创花园改造焕发生机
“自从社区花园改造后,草木清新,步道也进行了修整,我们每天在这儿遛遛弯儿,心情很放松,也不用去小区外的花园了。”5月30日,记者在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福美苑小区看到,社区居民们三三两两,或是坐于休闲议事亭里话家常,或是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小孩子们在花园里奔跑嬉戏,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这是小营联合社区福美苑小区中心花园里近日常有的场景。小花园升级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后,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福美苑小区建成于2012年,共有居民楼3栋442户,属于保障性住房小区。”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党委书记李秋菊介绍。多年来,由于物业管理不善,两个院落规划的大片绿地,草坪光秃,黄土裸露。绿地内唯一的一条水泥路也凹凸不平,路面开裂。健身器材和休息座椅分布不均,空间设计不科学,无法满足小区内居民的日常休闲生活需求,居民要求绿地改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西三旗街道小营联合社区既有别墅区、学校家属区、部队大院,也有保障房小区,属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参与社区建设意愿也各不相同。在社区治理中,小营联合社区党委以“三级联创”为统领,以“1+1+7+N”的党建品牌为主线,形成大党委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突出为民做好事,办实事,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平台,以7个楼院党小组为依托,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分类治理模式。”李秋菊说。
“我们第一时间开展调研,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听取居民建议。根据收集到的建议,社区党委牵头,通过议事厅召开党委、居委会、物业、物管会、居民参与的‘五方议事会’,充分讨论协商并制定初步改造方案。”李秋菊介绍,经过一个月时间改造提升,残留树根和杂草被清理,补种绿植,健身器材重新规划修整地面、硬化土地,铺设步道花砖,花园焕发新生机。
聚焦难点议事协商频出成效
“由于我们小区规划车位有限,同时还有外部车辆随意进出问题,造成居民自己的机动车无法停放。”记者了解到,福美苑小区是保障性住房,规划车位有限,加上小区对车辆出入管理不到位,外来车辆随便出入,停车难一直是业主高度关注的问题。小营联合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共同协商,发挥物管会实效,召开业主大会,共同决策推出《停车管理方案》,停车难的问题得以破解。与此同时,物业对小区大门门禁进行改造,加装监控并升级高清摄像头,居民的安全感得到提升。
“我们杜绝外来车辆随意进入小区,同时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会客议事厅、业委会(物管会)议事协商等途径督促物业完善停车制度、提高车辆管理水平。”李秋菊介绍说。
如今,福美苑小区通过议事协商,开展最美楼门建设,危墙改造、扩建车棚、安装充电桩、设置文明晾晒区、环境整治、提升物业服务……一件件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得以解决,社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解决小区管理众多疑难问题中迈出了居民自治的第一步,构建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共建、共治、共享的议事协商机制,提高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也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在社区生活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动员能力,发动在职党员、辖区单位资源解决居民聚焦的民生问题30余项。”李秋菊对记者说,“小区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居民生活最基本的互动场所。接下来,小营联合社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多元共治,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小区、网格、楼门,让居民享受到更加贴心细致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