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地区环境面貌,提高地区卫生水平,日前,海淀区清河街道召开“爱国卫生攻坚月”工作部署会。同时,清河街道在辖区内对29个社区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六项卫生专项行动。
清河街道办事处主任吴进途表示,清河街道将进一步明确“爱国卫生攻坚月”活动的重点工作内容和行动安排,充分发动党员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营造居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共同提升辖区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紧盯重点 逐项落实
清河街道将通过采用条块结合的模式,以29个社区网格为基础,建立“流动网格”机制,同时组建由班子、部门、网格和保安的“四方力量”,按照“挂图作战、按表推动,一天一网格调度、一周两专项推动”的检查督办模式,对全街道市容环境卫生、重点场所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健康宣教和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等进行全面拉网式、地毯式大排查、大整治。
在“爱国卫生攻坚月”工作部署会上,清河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对辖区内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并部署了近期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爱国卫生攻坚月”活动的重点工作内容和行动安排。会议要求,“爱国卫生攻坚月”工作要做到相互支撑、一体推进,有效落实到日常工作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要严格落实责任倒查机制,跟进检查整改责任落实情况,按照监督制度,对检查中反复出现的曝光项和扣分项,以及整改不力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结合辖区基础形态与基层管理、接诉即办以及指标响应三方面,吴进途表示,清河街道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与不足,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列出任务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压实责任,以社会面和社区内的属地责任、行业领域和执法领域的行业责任、物业公司和市场的主体责任以及网格员的检查责任,四个维度相结合压实责任落实;强化监督,要聚焦目标重点,主动担当作为,按照日检查、日报告的工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并强化效果巩固。
整治环境 聚焦健康与安全
进入8月,清河街道开展了持续退水清淤工作,通过采用“人机结合”的模式,彻底清除主路淤泥、积沙、积水,保证道路畅通。“工作人员通过不断清理雨箅子、下水道口、井盖口的沉积垃圾和树叶,保障辖区排水系统畅通。同时我们联合29个社区,及时检查病媒孳生地,在小区屋顶、墙角、花圃等重点部位开展翻盆倒罐工作,对积水器皿进行倒扣摆放,从源头切断蚊蝇孳生环境。不断加强桶站巡查频次,及时清运垃圾,防止满冒堆积发酵产生异味影响环境卫生。”清河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在饮用水安全行动上,29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重点检查了小区内直饮水机机体上公示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水质检测报告、更换滤芯时间、维护人员健康证及巡查记录等,以确保居民用水安全。与此同时,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向包括经营者在内的居民群众宣讲生活饮用水卫生常识,提升居民对安全用水的意识。在食品安全行动方面,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重点检查了超市、果蔬店等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情况,检查经营证照是否齐全、灭火设备是否过期、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是否存在过期食品或“三无”食品等。同时也时刻提醒商户注意不合格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商户的行业自律意识。
与此同时,各社区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义诊、中医大讲堂、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彩页等活动,向广大居民科普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常见的心理问题等知识,教育居民在暴雨洪灾等极端天气下学会自我疏导和释放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关注心理健康并且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在除“四害”行动上,各社区工作人员和专业消杀人员对社区内的绿化带、居民住宅楼梯间、下水道、垃圾桶以及卫生死角等区域喷洒蚊药进行环境消杀。同时通过清理陈旧性垃圾,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深入居民区、单位、个体门店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居民将瓶瓶罐罐集中收集起来,从源头上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共建干净整洁优质的生活环境。在环境提升行动上,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小区公共区域内开展“搬家式”大扫除活动。对社区内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十乱”现象进行重点整治。各小区加强日常保洁,通过修剪绿植、清洗垃圾桶身、清扫卫生死角、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等措施,改善小区内环境,持续推动社区形象整体提升。
接下来,清河街道将按照“爱国卫生攻坚月”工作部署,结合实际逐项落实工作细则,各社区、各物业按照日常工作结合任务清单,提升工作效能,逐项抓推进逐项抓落实。要多维度发挥主体作用,以小区党员代表为切入点,切实发挥小区志愿者、楼门长的引领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实现小区环境居民自治与志愿服务的有效链接,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