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傍晚起,北京迎来极端大风天气过程。此次大风天气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面对近十年来全市首个大风橙色预警,海淀区迅速响应,各部门、各街镇、各单位闻“风”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各项防范应对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运行。
狂风中,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逆风而行,加固设施,处理倒伏断枝;昼夜巡视危险区域、重点点位,全勤在岗。他们在狂风中筑起“一道墙”,为居民撑起“防风屏障”,守护人民群众安宁的生活。
[市政集团]8000余人全部在岗在位
海淀市政集团8000余名作业人员、1300余辆作业车辆全部在岗在位,全力投入此次极端大风天气的应急保障行动。共设立应急支援作业队伍31支,应急支援人员635人,应急支援车辆105辆,同时配备装载机(铲车)、升降车,安全警戒及应急照明等多种抢险设备,并将海淀分为北、中、南三个应急作战区域,确保各类突发应急支援情况及时处置。
4月12日凌晨0时许,北三环四通桥主路上,新海园林公司的作业工人正在处理一处树木倒伏,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新海园林共设立19支应急抢险队伍,备勤人员364人,各类车辆45辆,按照大风前、中、后不同阶段,提前部署应急抢险工作,保障辖区大树倒伏断枝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截至13日6时,海淀辖区累计出现树木倒伏215株,树木折枝126株,均已全部处理完毕,市政集团共出动人员1237人次,车辆301车次,未出现影响交通通行情况。
大风过后,路面树枝、杂物激增,市政集团全员投入环境恢复作业。4月12日晚9点30分,海淀环境公司迅速对辖区已降级为黄色预警的区域道路开展机械清扫作业,并于次日6时30分开始,优化人机协同模式,加大对区界交汇处、道路牙下、绿隔等区域的巡查频次和作业力度。此外,园林作业人员还将及时修剪大树枝干折损,处理折损枝干,设立支架支撑树身发生倾斜的大树,修复或更换园林绿化设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优质量圆满完成海淀市容环境恢复。
[海淀交通支队]配发电动手锯清理道路树杈
为了应对大风天气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海淀交通支队对户外广告牌、路灯等设施进行了全面隐患排查。在路面管控与交通疏导方面,科学部署警力,加强巡逻管控。民警们结合车流情况,对车辆进行指挥疏导,提高路面见警率。在交通易拥堵和事故易多发路段,通过开启警灯、鸣笛警示等方式,提醒车辆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在能见度较低的路段,及时采取限速、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4月12日,海淀交通支队黄庄大队的民警们在巡逻时,发现香泉环岛东有被风吹断的树杈横倒在路上。在清理过程中,一位民警拿出了电动手锯,熟练地锯断树枝,为清理工作节省了不少时间。
“海淀交通支队为做好大风天气应急处置,提前为各执勤大队的民警配发了电动手锯,并进行使用培训。”海淀交通支队黄庄大队民警边忙碌边说道,电动手锯在清理倒伏树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区园林绿化局]全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4月12日,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绿化养护单位安排专人加强城市道路巡视。凌晨0时30分许,北三环联想桥到四通桥间有多处被吹断的树枝散落,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清理。清晨7时许,工作人员又赶到西三环西双紫花园,清除现场被大风吹断的树枝。
为应对大风天气,区园林绿化局严格落实三级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在森林防火和城市消防工作上,有林单位加大巡查密度,延长巡护时间,严格管控火源,排查隐患,同时加强生产生活区的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绿化养护单位安排专人加强城市道路巡视,对前期风险评估筛选出的树木进行加固、修剪,及时清理枯枝死杈。同时对户外围板、棚架、广告牌等进行加固。
[凤凰岭景区]昼夜巡山筑牢安全屏障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守好这片山。”4月12日一早,凤凰岭景区护林员乔磊就出发了,重点巡查景区内电线线路是否安全、悬挂的各类牌示、广告板是否牢固。当天,共清理倒伏树木、抢通应急道路,累计处置险情19处。他说道:“我们这支23人组成的护林应急队全员驻守一线,19名护林员以‘分片包干’的方式昼夜巡山,织就了一张‘人工步巡+监控观测’的立体防护网,为凤凰岭景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预警发布48小时内,凤凰岭景区开展了两次全域安全检查督导,对景区内的8个重点点位进行细致检查,发现并及时整改问题隐患2处,临时管控用户端线路8处。工作人员还组织清理林下可燃物20亩,清理量达1.5吨,并开展湿化作业90亩,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风险。”凤凰岭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区民政局]全力守护民生安稳
4月12日,我区婚姻登记工作安全有序完成,共办理婚姻登记62对,其中结婚登记23对,补领婚姻证件3对,在大风天里守护了这份“人生大事”的仪式感。
为应对极端天气给城市运转和市民生活带来的诸多挑战,海淀区民政局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各环节流程,构建起严密的应急体系。79支共1021人的应急处突队伍时刻待命。同时,对68家养老机构等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截至4月12日下午4时,共检查加固建筑物门窗、围墙、屋顶等4000余处;检查加固户外广告牌、空调外机等设施406处;清理阳台、窗台花盆、杂物等易坠落物品306处;检查电气线路、电梯机房、配电房、消防设施关键设备设施455处。各养老机构内,老人们生活如常,工作人员贴心照料,让家属们安心。
[区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做好大风天气应对工作
“我们农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周五一早就兵分两路,一路负责加固农场内的大棚;一路负责到农场周边的农户家去检查他们大棚的情况。”按照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的统一部署,西山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陈爱巧带领农场全部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加固大棚等防护措施。截至4月13日,风速减弱,西山农场及周边所有大棚及农业设施,基本没有损坏的情况。
面对此次大风天气,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制定了设施农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整合区镇村三级力量,派出17个检查组共44人,对辖区内3073栋设施农业进行全面检查。并要求种植主体在大风预警期间停止设施内外生产活动,切断棚室电源,严格禁止住人。
[海淀供电公司]人员、物资、车辆“落点落位”
大风预警期间,海淀供电公司全员进入战时状态,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集结32支应急抢修队伍,305名抢修人员、28台应急发电车提前进驻重点保障区域,抢修物资储备充足,确保人员、物资、车辆“落点落位”。
为保障供电设备可靠运行,海淀供电公司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情况,优化调整设备检修工作,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组织电力运维人员对输电通道及重点电力设备开展专项排查,对输电线路周边易漂浮物、彩钢房、易燃物等进行压盖、加固和清理,与园林、市政等部门协同开展树线隐患、异物搭挂等隐患治理,以“顶格标准、满格状态”坚决打赢电网安全保卫战,为辖区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7000余免费车位筑起“避风港”
“极端天气下,露天停放车辆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静态交通科相关负责人说,为最大限度保障市民财产安全,减少高空坠物、树木倒伏等引发的车辆损伤风险,呼吁全区有条件的商圈、商务楼宇等能够积极响应,在保障运营安全前提下,引导车辆到地下停车场避险停放,远离树木、广告牌等高风险区域。
倡议得到广泛响应。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写字楼(华熙LIVE中心)、西三旗万象汇、清河万象汇、西北旺万象汇、万柳华联、肖家河华联等商圈在特定时段免费开放地下车库,共释放5131个地下停车位,车辆可以免费在商场过夜,为周边居民打造汽车“避风港”。
此外,北京静态交通公司结合实际情况,调配海淀区部分停车场如大运村立体停车楼、中发百旺停车楼,以及慈献寺桥下停车场、万泉庄桥下停车场、金沟河桥桥下停车场等桥下空间共计19处停车场,于4月12日7时至4月14日7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
[海淀消防]逆风守护安全防线
面对持续大风极端天气,海淀区消防救援局所属的17个消防救援站、33个小型消防站的1477名消防员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全天候应对大风险情。12日从早到晚,消防员科学施救,高效消除多处高空安全隐患,全力守护群众安全。
4月12日00时17分,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海淀区香山街道厢白旗某平房屋顶一角被大风掀开,存在安全隐患。接警后,总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香山消防救援站(4车24人)及四王府小型消防站(1车6人)赶赴现场处置。由于夜间风力强劲,消防员使用便携式照明设备对屋顶结构进行详细勘查,并第一时间将住户疏散至安全区域,确认无人员伤亡后,消防员迅速用绳索固定松动的屋顶板材,并借助液压顶撑工具对破损部位进行临时加固,防止二次垮塌。
据介绍,为做好大风天气灾害救援准备工作,海淀区消防救援局强化全勤指挥部主官带班和值班值守,成立由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总指挥部,下设4个前沿指挥部(五棵松、双榆树、永丰、支队机关)做好应急处置;4个浅山区消防站16车80人备勤力量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准备。并开展居民小区、商场市场、平房区等重要场所消防安全排查。
[海淀医疗机构]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极端大风及强降温天气预警,海淀区各医疗机构迅速行动,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4月12日早上7时30分许,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西门一棵大树的树枝被狂风折断,存在安全隐患。保卫科和总务科人员立即行动,迅速清理折断树枝并第一时间联系街道相关部门,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医院各科室坚守岗位。
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在院内工作群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息,同时,针对中心及下属站点可能面临的高空坠物、建筑设施损毁等安全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工作预案,并进行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双群联动+领导带队”模式,地毯式开展安全检查。急救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全天备勤待岗,实时掌握大风天气动态及中心安全状况。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救援措施。
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同步优化极端天气就医服务,外科增加就诊时间、调整就诊区域、宣传安全提示等措施,增加温暖服务迎战大风。
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风来临前对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全面排查,落实应急队伍建设,全面盘点、清查应急物资,对应急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马连洼街道]不同专业处置队伍各司其职
预警发布后,马连洼街道全面排查隐患,消除安全风险。大风来临前,对辖区内树木、施工工地、棚体结构等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及时清理小区通道杂物,确保通道畅通。对于无物业小区,街道相关科室与社区紧密联动。社区工作人员王姐说:“我们挨家挨户通知,提醒居民注意安全。”
自4月11日夜间起,马连洼街道巡查人员在辖区巡逻时,陆续发现多个路段出现行道树折枝断杈掉落、建筑围挡倾倒的情况,一处地铁施工地卷帘门也被吹裂。巡查人员立即上报,同时在危险区域附近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街道24小时指挥部接到上报后,迅速派遣不同专业处置队伍赶往现场。截至4月12日12时,共处置倒伏树木9棵,折枝120余处,处置加固建筑围挡20余处,并协调地铁施工方修复卷帘门。
[八里庄街道]严阵以待守护辖区安全
为应对极端天气,八里庄街道迅速行动,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地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平安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对辖区企业、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提示,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等开展安全检查,社区建设办公室组织社区及物业开展隐患排查,综合办公室按照区、街道安排,组织物业强化各办公区巡查检查。
“街道组织各社区做好自建房及危房巡查,做好各平房区拆后地块场地清理,提前巡查风险点位,安排好应急值守人员及物料准备。周六、周日两天所有垃圾桶站全部关盖,桶架、垃圾桶采取必要加固措施。提前加强与水电气等相关部门的协同联络,做好突发应急保障工作。”八里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东阳介绍道。
[苏家坨镇]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大爷,大风天气尽量别出门,有什么困难给社区打电话。”在苏家坨镇安河家园东区社区,包楼社工挨家挨户走访,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建立“一对一”关爱台账,通过入户和电话告知的形式进行安全提示,并积极动员党员、楼门长、志愿者组建“应急先锋队”,开展安全巡查及入户宣传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扩大信息覆盖面。
同时,苏家坨镇就应对防范大风极端天气进行联合检查。综合行政执法队及时响应大风应急预案,组织执法力量开展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围挡、临时设施和材料堆放是否稳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各社区(村)通过公众号、村民群、入户走访等多渠道发布安全提示,并成立24小时应急值守小队,及时处置因大风导致的断电、断水等突发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大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海淀镇]闻“风”而动形成合力
海淀镇闻“风”而动,构建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的应急体系,各部门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实时动态调度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隐患问题尽早发现、保障措施有力落实、应急处置高效有序。
社区建设办公室等部门督促社区、物业公司全面排查整改隐患,指导小区物业加固垃圾桶站设施。各社区、物业聚焦高空坠物、树木倒伏等隐患,全覆盖巡查小区楼栋,移除阳台杂物98处,加固树木107棵,排查车棚等点位;对独居老人等特殊关爱群体逐户走访慰问,协助做好安全检查。平安建设办公室发动社会面防控力量,对低洼易涝区等风险点位巡逻执勤。市民活动中心巡查辖区15处文物。城乡建设办公室等部门强化危树排查处置,加固户外公共设施,强化应急值守力量,全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海淀报 记者 倪恒虎 李惠 常润达 景天 栗洁 周颖珺 张斌 李祎乔 王艳洁 杨一凡 索悦 阚丽丽 李洪亚 通讯员 张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