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科学城分校的校园种植基地里,该校二年级学生在温泉镇东埠头生态园中药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种下百余株迷迭香、百里香幼苗。这场以“时空对话”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把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教育深度融合,成为温泉镇“五育融合”育人模式的生动范例。
与常见的植树活动不同,此次种植现场的每个小组都配备了独特的“时空盲盒”,盒中藏着不同朝代的本草文献。在学生们种植的过程中,现场专家一边指导培土,一边讲解:“迷迭香可不简单,它既是一种药材,也是常见的香料,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浑身都是宝!”学生们认真记录专家讲解的内容,不时发出惊叹声。
这种沉浸式学习,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丝绸之路的物种传播故事,更在劳动中建立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据了解,这场春耕活动只是中关村第一小学科学城分校2025年特色课程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学校还结合实际,陆续开展击剑、打击乐器、机器人、小轮车、创意儿童画等其他特色社团课程。多彩的课程活动具有针对性和新意,吸引了充满热情、爱研究、善创造的学生们,激发和培养了大家的兴趣特长。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学生成才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寓教于劳,育才于勤,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打开综合素质培养的金钥匙。同时,此次春耕活动作为温泉镇政府教育支持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关村第一小学科学城分校将春耕活动纳入2025年度特色课程体系,此举彰显了该校‘五育融合’的课程特色与前瞻性规划。”温泉镇社区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温泉镇依托太舟坞、东埠头两大生态基地,构建起“传统农耕+智慧农业”的特色课程体系。温泉镇联合镇域内多所中小学,相继开展系列农耕课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传统农业,认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及其生长过程。同学们对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实践中培养了科学劳动的观念,激发了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