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锦罗万象墙面博物馆”亮相,社区居民、志愿者和罗庄片区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者共同制作首期展品——植物标本,并将其镶嵌到“博物馆”的130个“镜头”里。

罗庄片区位于地铁13号线西侧,紧邻京张遗址公园,涉及5条道路及路侧公共空间。北太平庄街道以“锦罗万象,畅行街里”为主题,提取“罗庄”里坊制形式社区肌理,通过整治提升,解决了街区通行困难、公共空间功能不足等问题,还使每条道路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宜居“万象”,惠及周边6个社区、约3.4万居民。

“我这个是绣线菊”“我的是铁线蕨”“银杏叶这样封装起来还挺好看”……当天,一场名为“锦罗万象—共筑街里”的居民共建活动在北太平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北京林业大学王思元教授团队的成员带领居民们一起进行植物标本制作,将130样植物标本封装进圆形的亚克力透明板中。随后,大家一起来到“锦罗万象—美丽北太”文化界面,逐一将植物标本镶嵌进预留的“镜头”里,完成文化界面的最终搭建。

坐落在罗庄中路北端的“锦罗万象、美丽北太”墙面博物馆文化界面,很是有特色,它的设计提取了北太平庄街道的电影文化特点,用预制清水混凝土砌块形成摄像机镜头模块意向,达到了开墙透绿的效果,模块内部还可以放置宣传海报及植物标本等展品,模块植入的灯光系统,夜间可呈现“锦罗万象”“美丽北太”等字样,让这里成为整条街区夜里最炫酷的风景。

“这面植物标本墙不是终点,而是持续生长的社区‘博物馆’。”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宁介绍,他们特意将装裱环节设计成可开合的亚克力板形式,未来居民还能自主更换展品,让墙面成为展示地区故事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