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海淀区围绕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举办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主会场与八里庄街道、北下关街道、学院路街道等分会场联动,全方位展现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传递“科技助残、文化育人、残健共融”的温暖力量。

多元板块展现自强风采与科技温度

主会场活动在残健融合的“海淀很潮”轮椅舞中拉开帷幕。残疾人代表与企业代表通过Deepseek人工智能平台创作自强精神宣言和助残精神领读感言,以科技赋能励志表达。

现场设置了典型自强宣传区、文化自强体验区和心愿筑梦共融区三大板块。典型自强宣传区以展板形式展示了海淀区残联2024年挖掘宣传的20个自强和助残典型事迹;文化自强体验区让参与者通过戴眼罩用电子听书阅读短文,体验AI为视障群体开启阅读之门;心愿筑梦共融区则展示了残疾人创作的绘画、摄影、书法作品。

活动现场,海淀区第七届“大美海淀”残疾人书画摄影巡回展正式启动。爱心企业向残疾人赠书,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视障群体更多关注和支持,让科技的温暖惠及每一个角落。海淀区盲人协会副主席张志锋表示:“开展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旨在让更多的社会力量了解残障群体,更好地让残障群体融入社会。我们还将积极利用海淀区的科技优势,推动视障智能辅具研发和AI科技项目落地。”

艺术展与便民服务传递双向温暖

作为“大美海淀”残疾人书画摄影巡回展的第一站,5月16日,八里庄街道31个社区的残疾人及家属代表来到温馨家园,参观由残疾人创作的书画和摄影作品展。这些作品展示了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让参观者感受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书法家现场创作字画和福字,为参与者送上美好祝福。

室外街心公园同步开展便民服务:专业理发师为残疾人免费理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磨剪子、手机链制作、修改衣服等生活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鹰瞳视网膜眼部AI检测和“心灵港湾”心理服务角。鹰瞳检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眼部健康筛查,而心理服务角则为残疾人提供了倾诉和心理疏导的空间。智能心理检测、垃圾分类及防诈骗宣传等项目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此外,棉花糖制作区,让残疾朋友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体验制作的乐趣。八里庄街道残联负责人表示,“100多名参与者在艺术中找到共鸣,在服务中感受关怀,这是助残日的意义所在。”

科技为无障碍生活打造便利新场景

北下关街道残联以“科技赋能无障碍温情筑梦跃新程”为主题,举办全国助残日特色活动,通过五大互动区域展现科技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吸引了辖区众多残疾人和居民参与。

在AI科技区,展示了多项人工智能改善残障人士生活的创新技术。AI耳机帮助听障者重获听觉体验,“智障儿童无障碍学习全媒体出版工程”实现了纸媒、电子与网络平台的有机结合,中科汇联的适老化阅读方案则为信息无障碍获取提供了新途径。这些科技产品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到技术如何打破残障壁垒。

与此同时,家园风采区通过图文展板和手工作品展示了辖区助残成果。北下关街道温馨家园服务介绍让更多人了解基层助残工作,而残障人士创作的手工艺品则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生动体现了“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理念。暖夕辅具区以沉浸式体验展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各类智能辅具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保障尊严生活的伙伴,传递着“无碍·共生”的核心理念。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这些辅具如何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义诊按摩区为居民提供专业按摩和健康咨询服务,关注残障人士身心康复。同时设置的心理咨询角也为残疾人和家属提供了情绪疏导的空间。

北下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特别注重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通过展示最新助残科技成果,让更多人了解科技如何赋能残疾人生活,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趣味运动与公益大集激活共融活力

5月15日,学院路街道在逸成体育公园举办了以“科技赋能展自强,趣运赛场聚合力”为主题的残疾人趣味运动会暨公益大集,吸引了辖区200余名残疾人、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

运动会现场设置了轮椅障碍赛、飞镖投掷等多个项目,残疾人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默契协作、各展所长。独臂选手用嘴投掷飞镖的精彩表现赢得阵阵掌声,视障者完成拼图挑战展现了非凡的空间感知能力,听障女孩借助智能眼镜参与运动则彰显了科技与体育融合的创新活力。富润社区残疾人代表左志刚表示:“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走出家门,用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同步举办的公益大集同样精彩纷呈。健康服务展区展示了多款无障碍医疗设备,科技助残展区展示了3D耳道扫描仪、助行外骨骼等创新产品。“点滴灵犀”智能手环能根据佩戴者情绪推送相应音乐,获得广泛好评。志愿者团队还为视障者提供“声音导览”服务,并通过“微心愿”墙收集残疾人的小愿望,搭建爱心人士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助残科技成果展示区,多家科技企业带来了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智能产品。其中,一款通过脑电波控制轮椅的装置特别引人注目,让重度肢体残疾者看到了自主行动的新希望。同时展出的还有语音控制家居系统、智能盲文显示器等实用技术。

学院路街道残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科技+公益+体育’的多元形式,成功搭建了残健共融的平台。未来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