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宝山镇坚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推动河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提升镇域水环境生态质量,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责任。
一是织牢巡查防线,守护河流绿色底色。宝山镇辖区内河流水系密集,水资源丰富,镇内白河、天河、渣汰河三河交汇,河流总长度103公里,过境水系为一类水源保护区,宝山镇坚持“村级自查、镇级巡查”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织密织牢巡查防线,全部水域河湖长制组织体系覆盖率达100%。全年全镇有效巡河里程5129.13公里,巡河2897人次,巡河率100%。镇村两级河长主动发现问题1272件,全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解决率100%。
二是坚持水岸同治,厚植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加强流域水环境管理,切实保护河道生态水环境。全年组织专业队伍集中清理河道内树枝等漂浮物及生活垃圾10次,清理垃圾约60吨,还河流“水清、河畅”;组织发动联合执法检查11次,及时劝退并制止电鱼网鱼9件、倾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10件,责令整改7件,还河流“岸绿、景美”;开展护河行动专项宣传6场,进一步提高村民“爱水、惜水”思想意识。
三是深化沟通互联,构建管护责任链条。宝山镇进一步深化镇域水环境生态保护联防联控,与丰宁满族自治县杨木栅子乡围绕河长制相关工作达成合作共识。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共同保障河道环境。加强对河道环境等不文明行为联合巡查,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巡防,确保河道管控到位。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与不足,共谋河长制工作,营造了两地村民人人保护水环境的浓厚氛围。
四是加强设施修复,筑牢防汛安全堤坝。在区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怀柔区水毁修复工程及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宝山镇多处汛期受损的漫水桥及护坝得到修复:白河流域水毁点位6处,修复浆砌石挡墙457.22m,边坡62m;渣汰河流域水毁点位5处,修复浆砌石挡墙190m,边坡20m。转年大河东桥已全面竣工正式通车;宝山寺桥和西帽山河西桥在施工修复中。村民生产生活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